[ 作者:昆明政协 发布时间:2012-12-19 17:33 来源: ]
—市政协举办2012年第二次主席与委员约谈活动
2012年4月6日,市政协常务副主席张建伟以“昆明市城市公园建设及规划管理”为主题,约请市政协委员李旭东、杨勋章、杨志杰、沈斌、郑一新、徐萍、樊国盛,顾问熊思远、刘瑞华、陈海兰、高军、石玉顺和专家马杰云进行建言献策。园林局副局长杨立平及相关人员受邀参加约谈活动,并就我市公园建设及规划管理情况作了简要汇报。市政协城环委王学斌副主任主持约谈活动。
座谈中,大家认为,公园是城市公共产品,是居民娱乐休闲的必备场所,也是外地了解昆明的重要窗口。城市公园规划和建设承载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极大地满足城区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现代化城市公园建设在城市中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必将促进城市的文明发展。因此,公园建设及规划管理问题体现了政府的作为和城市的形象。昆明市园林绿化事业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规划建设方面,昆明城市公园建设规模小、档次低、功能单一、特色不足,公园的效益没有充分发挥。
一是养护管理方面,昆明城镇绿地的养护管理与绿地建设重建轻管的现象较为突出。公园设施破损较为严重,维护和保养不够及时。一些公园园内搞一些与公园不协调的经营,损害了生态环境;部分公园大量增加以娱乐设施为主的项目,使公园文化特色尽失,变为赢利性游乐场所。管理机制缺乏创新,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发挥出来。
针对上述问题,大家认为,公园不能只有环境效益而忽略社会效益,不能只注意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如何使城市公园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会委员、顾问和专家提出了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是公园规划建设要突出特色。昆明市公园规划建设应该根据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定位定级和打造,紧扣昆明历史和文化内涵,让公园作为昆明文化特色载体,彰显昆明特色,增添名城历史文化的风韵。涉及公园建设、经营的重要事项,应广泛征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本着提升公园的基本功能的原则去处理,维护公园绿地的基本功能和公园建设的延续性,使之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二是加大财政的投入及政府的监管。公园属于城市公共产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政收入增加,可以考虑按照一定增长的比例增加对昆明市属公园的财政性投入,在公园设施建设、维修与管护上提供资金保障。在公园的建设、经营管理上,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对城市公园政策的支持力度,赋予园林行业主管部门对全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监管的更多权利,使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按国家的要求有序发展,最终保障市民的公共利益,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观光休闲环境。城市公园运营管理不宜全盘市场化,也不宜过度商业化。过度商业化,会造成侵占绿地,乱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如西山风景名胜区在开发过程中,不经报批,乱伐树木的现象,政协委员十分关注。
三是创新管理体制。体制是决定公园管理水平的关键。要把城市公园作为国有资产来经营,就必须打破经营效率低下、冗员过多、以费养人等传统的管理方式,建立高效、顺畅、富有活力的公园经营管理体制。落实管理权限,要让管理升级,实行管养分离,变“以费养人”为“以费养事”的新机制。市属8个公园要在管理机制上有所突破,破解传统的统管模式,盘活公园的资产价值,可以考虑有选择性进行市场化运作,例如由企业来承包经营。对于一些收益不太理想的公园(如黑龙潭公园)可否交由宗教团体来经营或者免费对市民开放。
四要加强公园基础设施的维护。建议提高园林绿化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以节约性、环保性、适用性、美观性加强公园的公共设施维护。要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建立精干高效的专业管理队伍,落实工作责任制。作为绿地系统组成部分的城市公园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强市级公园的建设。当前,有以打造其它项目为由,将市级公园变成区级公园的趋势,将损害绿地系统的完整性,影响城市公园功能的发挥及合理布局。
张建伟副主席在听完委员的发言后,对大家所发表的意见、建议给予肯定。认为大家发言踊跃,准备充分,发言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大家从昆明城市园林的规划建设、公园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公园管护等方面来思考问题,对如何建设好、规划好、管理好城市公园,体现出昆明的特点、特色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就管理体制中如何转换观念,盘活国有资产,激发管理者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约谈会取得了较好效果,反映出政协委员对我市城市公园建设及规划管理十分关注。市政协将及时将委员的意见建议进行收集整理,供有关部门研究参考,切实推进全市公园建设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