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我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情况视察的报告

[ 作者:昆明政协  发布时间:2012-12-19 21:46  来源:  ]

市政府办公厅:

加强学校饮食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有效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的通知》和《关于深入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食[2010]193号)的精神,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近期组织教育界别委员就我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食物营养情况进行了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1年,全市有小学983所,在校学生521702人,全市有普通中学268所,在校学生322167人。全市现有寄宿制学校534所,寄宿生337565人,其中:小学406所,寄宿生103000人;初中107所,寄宿生114197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99所,寄宿生120368人。全市寄宿制中小学现有校舍面积822.8万平方米。其中:生活用房:学生宿舍171.7万平方米;食堂46.4万平方米;全市寄宿制中小学、职业学校教职工数为60110人,其中专任教师52788人。行政、教辅、工勤人员7322人。全市现有开展勤工俭学学校数1259所,其中农村学校978所。勤工俭学基地1185个,面积21066亩。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食物营养工作,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学生食物营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是:

1.高度重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食物营养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市委、市政府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2011年出台了《昆明市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我市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加以规范,这是推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举措。二是实施农村中小学食堂条件改善试点工程,对我市2012年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计划食堂建设进行改造。今年5-6月集中开展了学校食堂建设和食品卫生集中整治工作,要求食堂学校内外环境全面达标,年底完成学校食堂的自办工作,实施学校食堂供餐。在加强食堂硬件建设的同时,要求各学校配齐食堂工作人员,保障工资待遇并做好相关饮食卫生的培训工作。三是2012年我市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举办了营养餐改善计划管理人员培训班

2.建章立制,完善食堂管理和食品卫生管理监督长效机制。一是坚持将学校食堂管理工作和食品卫生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制定了《学生食堂管理制度》及《学校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管理规定》等一系列的常规管理制度,定期检查食堂所进食品,指导督促食堂建立采购索票、查验记录和留样制度,杜绝《食品安全法》禁止经营的食品,过期食品及三无食品进入食堂,使学生食堂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保证了食堂管理工作和食品卫生工作的实效性。二是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食堂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收集师生对食堂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民主测评,及时反馈师生对食堂工作的意见或建议,不断改进食堂的管理,努力把食堂办成师生满意的食堂。

3.严格规章,杜绝食品安全事故。一是各相关职能部门指导学校制定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开展宣传教育和应急处理预案培训,不断提高学校防控食物中毒事故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各学校定期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学习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明确岗位职责,确保采购、加工、供应、贮存等关键环节安全可控。三是进一步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监管,定期检查健康证,建立健康档案,杜绝无健康证上岗或健康证过期的人员上岗,督促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上穿戴工作衣帽和佩戴口罩,禁止生病的食堂工作人员进入食堂。

4.勤工俭学,为农村贫困学生提供生活保障。全市现有开展勤工俭学学校数1259所,其中农村学校978所。勤工俭学基地1185个,面积21066亩。“十一五”期间,全市勤工俭学基地建设共投入资金1511万元,资助困难学生321166人次,资金3562万元,减免学杂费928万元,补助困难学生生活费2634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年平均投入1732万元,33%的农村寄宿制学校肉菜副食能够实现自给。开展家庭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工作,如昆14中等学校每年都为家庭贫困的学生免费在学校食堂就餐,为贫困生完成学业提供了保障。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通过对部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食物营养情况的视察,委员们认为我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食物营养虽然在食堂建设和食品安全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1.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尚需完善。一是部分学校没有建立食品安全领导机构,没有配备专门食品卫生管理人员,使学校对食堂的监管很难到位;二是有的学校食堂没有建立食品采购、库房管理、超作间卫生、生产经营过程卫生、食(用)器具洗涤消毒保洁和预防食物中毒等完善的食堂工作制度,有的虽有制度,但落实不到位。 

2.部分学校食堂基础条件差。一是有的学校食堂特别是实行了承包和经营权被买断学校食堂,为减少投入提高效益,导致食堂的建设不符合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要求,存在食堂设施设备不齐备和人员配备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如消毒、更衣、防腐、防鼠、防蝇、防尘和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废弃物处理、冷藏保鲜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二是有的学校操作间没有严格的功能分区,生、熟食品混杂堆放、粗、精加工食品混杂、菜板生熟(荤素)混用,凉菜制作无合格单独的制作间。三是有的学校食堂消毒设施或者配套标准低,卫生条件难于达标,大量学生长期集体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容易发生群体性卫生事件。

3.管理不到位。一是由于地方财政对食堂投入的不足,后勤社会化应运而生,有的学校食堂对外承包,学校对食堂管理地位从直管变为了配合业主的协管,学校主要为承办者组织足够的就餐人数,基本不再直接参与食堂的管理和干预业主的经营,导致管理不落实,监督不到位。二是食堂从业人员多为临时聘用,流动性较大,文化水平较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欠缺,食品安全意识差,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能自觉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操作规程操作,甚至有的未经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或未取得健康证就上岗等问题,给食堂食品安全带来了诸多隐患。

4.部分食堂环境较差。部分学校食堂,特别是乡村学校食堂内外环境相对较差,如存在距开放性污染源较近,内部垃圾不能及时清除,操作间地面不洁,下水道不通畅,墙壁脱落,甚至个别食堂操作间内存放与食品加工无关的杂物等。

5.进货台账不完善。部分学校食堂食品原料的采购未严格执行索证、登记、验收制度,进货台账不完善,甚至无专人管理,一些食品原料掺入其中,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三、意见和建议

为加强我市学校食堂管理,提高师生饮食质量,确保学校食品安全,委员们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强化监管,夯实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基础。各级政府和教育、卫生、食品药监等有关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贯彻落实到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强化学校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教育、卫生、食品药监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措施,通力合作,加强对学校食堂安全工作领导和日常监督管理,应参照食品流通和消费领域的监管对学校食堂进行规范管理,根据《关于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并及时将量化分级情况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加大投入,完善学校食堂设施建设。将学校食堂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不可分割的系统工作,把食堂建设作为最基础、最优先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是学校食堂建设应当坚持“节俭、安全、卫生、实用”的原则,严禁铺张浪费、豪华建设,规模较小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改造、配备伙房及相关设施,为学生在校就餐提供基本条件。二是加大经费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对西部教育的资金支持,按质、按量完成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计划食堂建设进行改造任务,确保学校食堂的功能齐备设施完善。三是深入调研,对寄宿制学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营养午餐补助争取做到全覆盖,使每个农村孩子都能享受惠及千秋的民生工程。

3.健全机制,提高食堂管理效应。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自身监督管理,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一是学校应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主任、校医(卫生管理员)、班主任、食堂工作人员、学生会干部代表和学生家长代表为成员的食品安全领导机构,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做到领导到位、监管到位。建立完善、科学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制度,特别是要建立与制度相对应的各项考核、奖惩细则,确保制度的实施和管理的实效。二是加强学校食堂内部管理。在涉及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工作,学校要主动介入,有专人认真参与管理,特别是在采购、储存、加工、制作等环节必须按工艺流程管理到位,避免食物(原料)的交叉污染、腐败变质,防止食物中毒。三是严把食品原料采购关。学校要督导食品采购,特别是要参与质量验收,尽量采购有“QS”质量安全标识和无公害的食品及原料,对于一些尚无标识食品和散装食品应在固定业主处购买,并签订质量保证协议。四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健康体检,严格的卫生常识、食物中毒的预防、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饮食的合理配制等相关业务技能的培训,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

4.预防学校食堂食源性疾患,必须综合整治。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定期对学校食堂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学校食堂的违法经营行为齐抓共管,联合整顿的工作机制。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专栏、学校健康教育课等开展多形式多方位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大力提倡学校食堂采用电蒸车和消毒柜消毒餐具,以保证消毒效果。学校食堂应加强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及报告制度。对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销售中易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重要环节加重管理,提高食品安全性,确保食品安全无事故。

5.加强安全教育,建立防控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一是各学校要加强师生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课、班会、讲座、板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常识及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饮食安全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合格的食品有哪些要求、食堂应该提供哪些服务等,以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卫生、科学、健康、安全的膳食习惯和自我保护意识。二是要建立学校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执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未履行职责,导致本行政区域学校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要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的责任。学校有关责任人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6.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明确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按照《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规定,建立健全辖区内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档案。对纳入食品安全不良信用记录名单的,在依法查处的同时,要进行重点监管。

 

 

昆明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

201294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