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昆明政协 发布时间:2012-12-20 12:41 来源: ]
今年1月14日张祖林市长代表昆明市人民政府在昆明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参与磨憨、河口、瑞丽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力争在合作区内设立‘昆明园’”。民建昆明市委经考察和调研后,认为在“桥头堡”战略的建设中,昆明市应该抓住机遇、尽快在滇西重要节点建“昆明园”,延伸昆明市的经济触角,增强辐射力,服务地州。
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型城市的昆明,如何在“桥头堡”战略中发挥优势,进一步服务、带动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施国际大通道战略和为国家面向西南开放做出更大的贡献。民建昆明市委组织调研组赴楚雄、保山、腾冲、德宏的陇川、瑞丽、畹町、姐告、弄岛、红瑞柠檬公司进行了调研,与当地发改委、商务局进行了座谈,并对猴桥口岸、滇滩通道,畹町经济开发区,姐告、章凤口岸,弄岛通道等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组认为楚雄禄丰广通、腾冲猴桥、瑞丽姐告三个重要节点具备建“昆明园”的优势,现就考察调研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 “昆明园”的概念
“昆明园”是为了进一步增强昆明与毗邻地区、邻国边境口岸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在毗邻地区建立更加紧密的双边经济贸易区。在协议所限定的地域范围内,享有包括生产加工、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相互投资在内的有关优惠政策。为昆明发展外向型经济,开放型经济,建设面向东南亚、南亚桥头堡城市,进而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 建立“昆明园”的基础
(一)滇西地区边贸经济发展情况
1985-2008年间,德宏州对缅贸易年均增幅超过20%。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全国、全省外贸下滑的情况下,德宏州完成进出口总值7.63亿美元,同比增长0.21%(其中对缅贸易7.2亿美元),占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的9.51%,占中国对缅贸易的24.6%,占云南对缅贸易的58.3%。2010年1-6月份,德宏州共完成进出口总额5.53亿美元,同比增长56.2%。德宏州对缅贸易已分别占中缅贸易的四分之一、滇缅贸易的五分之三,是中缅两国开发开放合作成效最明显的区域之一。
目前,德宏州已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章风、盈江两个国家二类口岸,州内有9条公路、28个渡口、64条通道及1条国际通讯光缆、9条输电线路联通缅甸。主要跨境的三条公路:一是畹町、瑞丽口岸到曼德勒的滇缅公路;二是陇川章凤口岸到八莫进入伊洛瓦底江的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三是盈江那邦口岸到密支那及八莫的公路。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全州出入境口岸通道实现了“全天候”。已初步形成了连接国内,通向东南亚、南亚的交通网络和沿边口岸群。
缅甸政府于2009年8月1日开通了甘拜地对等开放口岸,对缅北地区农业、旅游、矿产等合作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成功举办了首届中缅经贸洽谈会。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口岸联席会议机制,中缅双方口岸管理机构建立了日常的联系会晤和合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通关便利的具体问题,着力推进口岸双方通关便利化,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总体得到了提高。同时北京世纪金源、云天化、云投、云南城投、云南旅投等一批大企业、大公司到保山腾冲开发投资,已实施招商项目187个,其中新开工35项,引进市外到位资金64.8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51万美元。
缅甸政府也十分重视与德宏相对应的缅甸木姐地区的开发开放。1998年即把木姐、九谷的海关等口岸贸易管理部门后撤到距离边境线14公里的105码,并对105码进行大规模投资开发建设,完成了集仓储、展示、销售、查验、监管为一体的第一期工程;2004年把木姐口岸升格为一类口岸,实施与仰光口岸同等进出口权限,并设立300平方公里的木姐特殊经济贸易区,使木姐特殊经济贸易区成为全缅最开放、最发达、最安全的边境区域。中缅双方先后开放了3对国家级口岸。
2003年德宏推出了人民币边贸核销和退税政策试点,2004年全面推开。人民币在边贸结算中的占比迅速增长,2004年至2007年,德宏州边境贸易结算总量中,人民币结算占比从56.10%迅速上升到90%以上。2009年9月17日,中缅银行正式签订了缅甸经济银行到中方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开立人民币账户协议,标志着中缅边境地区银行合作步入轨道。
(二)昆明在“桥头堡”建设中的重要战略位置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要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省委、省政府明确了我省建设“两强一堡”的发展战略。作为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型城市的昆明将成为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的龙头,民族文化强省的枢纽、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中东、南欧乃至非洲开放的区域性国际门户和桥头堡城市。
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其特有的发展首位度、经济集中度、产业支撑度、社会集聚度在省会城市绝无仅有。昆明集聚了发展工业经济的优势,具有极强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延伸扩散功能。从地理区位上看,昆明是联系南亚、东南亚的节点城市;从经济区位上看,是正在构建的南北方向国际大通道,东西方向第三座亚欧大陆桥的交汇点,昆明国民经济可移动性强、生产要素运距长、市场覆盖面广,不仅具备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更具备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和独特的开放优势。
昆明市委、市政府把昆明的功能定位为“通道枢纽、合作平台、核心基地、主要窗口”,并将采取七大措施,重点实施“十大工程”。而十大工程则是指重点实施陆域通道枢纽工程、产业提升工程、生态建设工程、文化枢纽建设工程、物流枢纽建设工程、区域性人民币跨境结算中心建设工程、信息化建设工程、能源建设工程、区域性总部基地建设工程、泛亚交易中心建设工程等十大工程。昆明正在成为桥头堡建设中的“交通枢纽”、“物流集散地”和“产业聚集区”。桥头堡建设使包括昆明在内的云南从改革开放的末端变为改革开放的前沿。
建议昆明市要抓住机遇,尽快在滇西重要口岸建立“昆明园”,“以参与为基础建设以昆明为主体的国际经贸合作区,明确昆明作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积极参与中缅、中越、中老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见》昆通[2010]13号)提升昆明对外开放辐射能力,增强昆明市经济发展活力。
三、 建议在“广通”、“猴桥”、“姐告”建立“昆明园”
(一)建议在楚雄建“广通昆明园”
楚雄是云南省的西大门,是滇中与滇西大理、保山、德宏和川南攀枝花市之间的纽带,也是滇西北、滇西南的两个重要通道。
今年7月国务院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城市确立为国家主体功能区中的重点开发区,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城市与珠三角、长三角和环勃海三大经济圈,以及海峡两岸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长株潭经济区一并进入新的一轮发展机遇期。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昆明—曲靖138公里,昆明—玉溪96公里,昆明—楚雄157公里,曲靖—玉溪224公里,曲靖—楚雄293公里,玉溪—楚雄247公里。2009年“昆明、曲靖、玉溪、楚雄”四市人口占全省的37.4%,国土面积占全省的23.9%,GDP占全省的59.3%,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占全省的5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5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62.4%,城乡居民储蓄占全省的7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621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省654元,城镇化率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
从空间地理角度看,“滇中经济圈”增长极呈三角形。根据威尔逊模型,区域j对区域k的资源吸引的能力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Tjk=KjOjPkexp(-drjk)。
昆明的经济辐射半径为294.9公里,曲靖经济辐射半径132.9公里,玉溪经济辐射半径66.4公里,楚雄经济辐射半径14公里。而昆明-曲靖-玉溪—楚雄所形成的“滇中经济圈”的经济辐射半径为387.7公里。“滇中经济圈”的形成对楚雄、玉溪、曲靖等城市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显著的,随着城市规模和经济总量的递增,辐射半径将进一步扩大。
自古以来以楚雄广通作为滇西的交通、物流的枢纽节点,是白糖、木材、矿产等大宗商品的集散地。根据国家铁路“八入滇,四出境”的大通道建设布局,昆明—广通—攀枝花—西昌—成都(成—昆铁路);昆明—广通—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西藏波密(滇藏铁路);昆明—广通—大理—瑞丽—缅甸(泛亚铁路西线);昆明—广通—大理—保山—缅甸—南亚(经缅甸至南亚铁路)。可以说广通将成为中国走向南亚、印度洋最便捷的陆路通道(泛亚铁路)的枢纽站。在楚雄广通建立“昆明园”将为促进昆明物流发展和进出口提供重要保障,也是昆明—楚雄滇中经济圈合作的重要抓手和合作切入点。
(二)、 建议在腾冲建“猴桥昆明园”。
中国—东盟—南亚市场,是覆盖30亿人口的超级市场,在这个市场里有两个经济增长引擎,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印度。作为新兴大国的成员,中印在中俄印三国机制、“金砖四国”、“发展中五国”等重要合作平台上开展着富有成效的合作,贸易结构互补。中国的战略是南下、西进,而印度的战略是东进、北上,而云南正位于这个市场的中部。
腾冲猴桥口岸是中国—印度—南亚最便捷的通道,有7条通道通往缅甸。境外为缅甸克钦邦第一特区,经过第二特区辖区可进入缅北重镇密支那,自密支那南下可进入八莫、腊戌、曼德勒、仰光,北上可至欣贝洋、南拥、邦哨,抵达印度雷多。
建立“猴桥昆明园”,在中国大陆直达印度洋的国际通道上建立经济产业园区,是昆明面向南亚开放国际通道、产业基地、合作平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可以拓展昆明市与南亚国家,特别是与印度在农林业、新能源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现代物流等多个领域的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南亚合作不断升温这一大背景下,腾冲“猴桥昆明园”将建成面向南亚开发的重要枢纽。
目前,腾冲猴桥口岸建设总体方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猴桥口岸选址新建联检查验设施及与口岸相配套的猴桥镇产业布局发展规划正在有序推进,建议昆明市要尽早参与猴桥镇产业布局发展规划,把“猴桥昆明园”纳入猴桥镇产业发展布局,将“猴桥昆明园”建设成为昆明市对外开发辐射缅甸—密支那—印度的重要节点。
(三)、 建议在瑞丽建“姐告昆明园”。
瑞丽距昆明640公里,空中距离450公里;对外陆距缅甸腊戌182公里、曼德勒387公里、内比都670公里、仰光981公里。瑞丽弄岛至缅甸八莫116公里、陇川章凤至缅甸八莫92公里、盈江那邦至缅甸八莫93公里,从八莫港进入伊洛瓦底江航道,南行1307公里可直达仰光港。盈江那邦口岸至缅北重镇密支那92公里,再西行400多公里可达印度阿萨姆邦的雷多镇。历史上德宏就是南方古丝绸之路的要塞,是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中印输油管道三大通道的出入口。是杭州一瑞丽高速公路、泛亚铁路西线、中缅油气管道、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的出入境枢纽。
云南与缅甸历来在经济上有着高度互补性。缅甸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产资源,盛产柚木、宝石、黄金、石油等,金、银、铜、钨、锡、钼等多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尤其丰富。而云南昆明有先进的加工技术和完备的产业链,借助瑞丽姐告边贸区桥头堡,建立“昆明—姐告经济园”,在矿产、珠宝玉石、木材、农业、物流业等方面搭建平台、促进贸易,使缅甸的资源与昆明先进的加工技术和完备的产业链互补,可以节约生产、加工、运输成本,最大程度消除跨境贸易和运输障碍,大大促进昆明与缅甸投资与合作的深入开展。
瑞丽姐告拥有保税仓库,保税加工区、出口加工区和边民互市区,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特别是吸引了大批人才的转移,使缅甸的资源在“姐告昆明园”得到加工和增值,把缅甸及东南亚、南亚所需要的机电产品、工程化工产品、五金、日用百货等通过“姐告昆明园”生产、加工,降低生产、加工运输成本,最大程度消除跨境贸易和运输障碍,大大促进昆明与缅甸及投资各方合作的深入开展。
在瑞丽建“姐告昆明园”, 可以发挥缅甸的人力、资源优势,与昆明先进的管理、加工技术、销售产业链互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建设的深化,昆明与缅甸的投资与合作将更加深入,瑞丽“姐告昆明园”将占据昆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位置。
四、 建“昆明园”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一)“昆明园”区定位
“昆明园”应具有通道枢纽功能、产业承转功能、物流集散功能、平台窗口功能、示范带动功能等,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
建设“昆明园”要高起点规划、分期实施、一园多区,优化结构,参与地区合作,集加工制造、现代物流配送、仓储物流,生产加工基地、生活配套等功能板块,使“昆明园”服务昆明、福及毗邻州市及邻国,实现多赢。
(二)规划原则
1、 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外可利用资源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聚集周边及省内外各方力量联合共建,使“昆明园”尽早形成规模。
2、 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统筹规划,有序开发,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分步实施,实现有目标、有计划地发展。规划在时序上、空间上协调发展,留有余地,具有弹性。
3、 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当地资源和现有条件选择重点产业发展,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因地制宜,体现和突出区域的产业特色。
4、 坚持互利共赢原则。秉承平等互利、有取有予理念,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标,创新合作模式,坚持贸易、投资、生态、人文交流合作并举,实现合作共赢,带动沿边地区开放发展。
5、 坚持改革创新原则。争取国家支持,在政策扶持、制度创新、协调机制、合作方式等方面先行先试,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探索沿边开放的新途径。
6、 坚持政府与企业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三)建议政府尽快启动“昆明园”的建设。
1、 建议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昆明园”前期调研工作。
2、 建议市政府尽快与相关州市政府进行对接,对入园企业从项目审批、土地征用、通水通电、财税政策、规费等诸多方面给予协调。
3、 成立“昆明园”管委会,为入园企业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简化工商、税务、土地、项目等审批、登记手续,实行“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务。
结束语:
桥头堡建设不仅是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重大推进,更明确了今后昆明的发展方向和定位,是昆明面临的难得发展机遇。必须抓住机遇,突出昆明在桥头堡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发挥好中心城市所应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在滇西“广通”、“猴桥”、“姐告”建“昆明园”有利于完善和提升昆明市对外开放格局,有利于打通昆明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贸易通道,有利于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动力,有利于发挥昆明独特的区位优势。使“昆明园”所具有的通道枢纽功能、产业承转功能、物流集散功能、平台窗口功能、示范带动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成为现代新昆明建设的重要桥头堡前沿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平台、服务站。
经考察和调研后,民建昆明市委认为在“桥头堡”战略的建设中,围绕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昆明应该抓住机遇,尽快在重要节点建“昆明园”,延伸昆明市的经济触角,增强昆明的辐射带动作用,服务州市,共谋发展。通过“昆明园”的建设,“以参与为基础,建设以昆明为主体的国际经贸合作区,明确昆明作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重要合作伙伴,积极参与中缅、中越、中老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见》昆通[2010]13号)推进昆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又好又快发展。
民建昆明市委员会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