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昆明政协 发布时间:2014-06-25 09:47 来源: ]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于2013年5月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顾问围绕方案制定、经费投入、补偿机制、管理制度、医疗服务、队伍建设、医保管理、联动机制等方面,对我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情况进行了重点视察,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委员、顾问们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情况
2012年全国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云南省有12个县列入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其中,我市安宁、呈贡、晋宁、富民、宜良、嵩明、石林、禄劝、寻甸等9县(市)区列入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东川列入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10个综合改革试点县有公立医院20所,其中,综合医院13所、中医院7所。
经过半年的改革试点,我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完成情况
一是加强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卫生、编办、发改、民政、财政、人社、政府新闻办等部门为成员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各改革试点县(市)区也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任成员的医改领导小组。二是制定方案。市医改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多家县级公立医院开展调研,制定出台了《昆明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昆政发[2012]90号)。为落实改革的相关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出台了《昆明市卫生局关于做好昆明市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通知》等配套文件。各改革试点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改革方案。目前,安宁、晋宁、富民、东川出台了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其余6个县(市)区改革方案正在抓紧研究报批中。
(二)建立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情况
一是积极统筹各级资金补助。二是落实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经费补助。三是药品零差率补偿政策落实。四是医保基金住院药品零差率补助落实。
(三)县级公立医院基本建设情况
2009年以来,我市共启动16所县级公立医院建设。安宁市、呈贡区、寻甸县人民医院和禄劝县中医院完工投入使用,石林县、富民县、晋宁县人民医院和东川区、嵩明县中医院主体完工,进入装修和搬迁阶段。
(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情况
一是各改革试点县(市)区加强法人治理机制的研究,探索县级公立医院管理改革。二是全面推进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各改革试点医院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按照“因事设岗、因岗定人”的原则,推进岗位聘用考核管理,实行全员岗位聘用,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职工队伍。
(五)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一是各试点县(市)区加大公立医院改革力度,对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人员或硕士以上学历人员采取公开选调的形式带编引进等政策,为医院增加编制,补充医院人员。二是重视临床重点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的培养,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针对临床专科建设进行骨干医护人员的外派进修学习,提升专科的诊治能力。
(六)加强医疗服务和降低医疗费用情况
从视察情况看,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呈现“五升四降”的态势,为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一是加强医疗服务,诊疗人次总体上升。2013年1季度诊疗人次、门诊人次、出院人数、急诊人次、医院收入同比增长4.34%、3.95%、5.71%、17.17%、4.26%。二是降低医疗费用,患者医疗费用有所下降。2013年1季度药品收入、每诊疗人次医药费、每诊疗人次药品费、出院者平均药品费同比分别下降3.28%、7.30%、6.04%、3.98%。
二、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部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研究不够,推进力度尚需加强
一是部分改革试点县(市)区推进改革较慢。二是推进改革措施需增多,部分县级公立医院发展规划滞后。各改革试点县(市)区研究出台的推进改革政策和措施少,对落实医院法人治理机制推进不够,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有差距。
(二)县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需要,费用支付有待改善
一是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试点医院,床位紧张。二是补助费用存在部分医院不能及时结算问题。
(三)投入不足,医院负债压力突出
一是县级公立医院基本建设欠账大。二是缺乏稳定的投入机制。
(四)编制管理滞后,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县级公立医院聘用人员多,编制管理滞后。二是推进法人治理机制改革较慢,医务人员引进和培训还需加强。
三、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大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力度
一是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按照“实现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患者和居民满意度提高到95%以上,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性认识,把改革试点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来抓,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创新机制,推进改革试点工作。二是统筹规划。建议市政府出台我市县级公立医院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指导县级医院的建设,从远景实现对我市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调配与控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区政府要进一步明确本区域内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和特色,制定好县级医院建设发展规划。三是落实责任。改革试点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试点县(市)区政府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抓紧制定或完善改革方案,相关部门要深入研究改革试点政策,加强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协调和督导,抓好改革成功经验的示范及推广,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改革进程,确保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成功。
(二)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一是相关部门要加强医院不在编聘用人员结构比例和经费保障的研究,完善政府补助政策,落实政府责任。二是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财政和人保部门要配合卫生部门按照县级医院的业务数据,协调医保完善医保基金的支付政策,创新支付方式,及时拨付经费。三是改革试点县(市)区政府要全面落实对县级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及大型设备购置、临床重点专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补贴和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等六项投入政策,确保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三)积极筹措资金,努力增加县级公立医院投入
一是加大投入。随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推进,资金供需矛盾日益显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资金,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投入,鼓励试点医院深化改革,采取后勤社会化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经费。财政、卫生等相关部门要科学核算改革试点医院的运转成本,加强资金投入方向的研究,通过创建医院等级、绩效考核等方式,调整医改资金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试点县(市)区政府要加强对县级公立医院项目预算及专项资金的检查,确保规定的经费用于改革试点。二是逐步化解医院债务。坚持县级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县级公立医院投入以县级为主,按照“谁举债,谁负责”的原则,县人民政府是县级公立医院债务化解的责任主体。建议县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县级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债务研究,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大政府投入,对历史负债进行逐年补偿清理,化解医院债务。
(四)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合理确定试点医院编制
本次视察中,大多数改革试点医院均对编制问题提出了质疑,都在等待着编委给医院增加编制。国办发〔2012〕33号《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明确指出:“创新编制和岗位管理。根据县级医院功能、工作量和现有编制使用情况等因素,科学合理确定人员编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制订和完善编制标准的基础上,探索实行县级医院编制备案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县级医院按国家确定的通用岗位类别、等级和结构比例,在编制规模或备案编制内按照有关规定自主确定岗位。逐步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医院对全部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制度。”建议政府和编制部门加强对县级医院人员配置需求规范和编制数核定的研究,在人员编制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相关部门和改革试点医院要大胆地探索编制备案制,以促进医院人才的引进和队伍的稳定。
(五)深化改革,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一是改革试点县(市)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法人治理机制的研究和指导,积极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改革,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在医院内部分配、人事任免等方面给予医院更大的自主权,增强医院的办院活力。二是改革试点医院要加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创新,健全医院内部决策机制,优化内部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绩效考核,完善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坚持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形成改革的合力,更好服务患者。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相关部门要抓住改革试点的机遇,抓紧制定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到县级医院工作。改革试点医院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多形式开展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为医院改革试点提供人才保障。
(六)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健全卫生服务网络体系
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涉及面广,改革目标明确,各改革试点县(市)区要充分利用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合作,提高基层医疗卫生网络服务能力。一是加强改革试点医院与城区医院的合作,建立友好互助医院,有计划地组织城区医院专家到改革试点医院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二是进一步抓好现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立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医疗服务的主平台,使城乡居民小病不出乡镇、社区就享受到优质的基本医疗服务。三是发挥当地县级医院的带头作用,积极探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县级医院的合作方式,加强县级医院对乡镇、社区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撑,制定鼓励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医保结算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实行县乡联动,逐步形成资源、人力、财力一体化合作机制,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四是积极鼓励非公立医院的发展,发挥非公立医院医疗资源的作用,满足患者医疗的需求。
市政协教文卫体委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