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

[ 作者:昆明政协  发布时间:2014-06-25 09:52  来源:  ]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建设,保障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由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顾问,对我市14个县(市)区的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建设情况进行了前期调研分析,并对寻甸县进行了实地视察,委员、顾问们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我市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批发企业占全省近50%,负责监管的消费环节食品单位2.2万户。2013年,14个县(市)区均建立了食品药品稽查队伍,共有稽查人员118人;11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建立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有协管人员409人;每个村委会和社区都聘用兼职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共有信息员1711人。近年来,全市基本建立了覆盖全域的县、乡、村食品药品监管三级网络,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

1.加强领导,扎实推进。2011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昆政办〔201162号)更加规范了县(市)区、乡镇(街道)监督管理队伍和制度建设,2012年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昆办通〔201231号),促进食品药品监管三级网络建设,明确食品安全是各级领导的一把手工程,同时为有效推进网络建设。各县(市)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要求,在村委会和社区聘用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置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并配备专、兼职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

2.大胆探索,加强监管网络建设。近年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稽查、协管员和信息员队伍建设,选择了寻甸、富民、东川、盘龙4个县(市)区为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推进,并纳入2012年各县(市)区的目标考核。为加强县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技术支撑,有的县(区)还成立了食品药品检验所。

3.强化培训,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整体水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积极推进网络建设的同时,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有计划的组织全市稽查人员进行法律法规、业务知识、执法技能全员培训,不断提高监管人员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能力。

4.农村食品药品基层监管网络建设初见成效。一是各县(市)区充分新闻媒体宣传食品药品基层监管网络建设的意义和政策。二是网络建设得到加强。通过农村食品药品基层监管网络建设,全市食品药品基层监管网络建设工作做到了职责明确,目标层层落实推进。三是建立基层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了食品药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体系,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二、存在问题

1.网络建设落实不够,规范化管理有待加强。部分县(市)区反映,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基层网络建设重视不够,研究不多,监管网络建设工作推进慢。

2.投入不足,基础条件差。一是投入不足。市政府每年拨付协管员、信息员培训学习和工作补助经费,但部分县(市)区无相关配套经费,协管站维持运转困难。二是基础条件差。监管网络建设虽已初具规模,但很多协管站无专门的办公场所和设备。

3.队伍不稳定,执法监督力量薄弱。一是乡镇(街道办事处)在职在编的工作人员为协管员兼职多、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流动大、不稳定。二是培训工作尚需加强。由于协管员和信息员流动性大,兼职人员多,业务素质不高,业务培训力度有待加强,特别是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工资待遇低。

三、意见和建议

1.加强领导,落实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建设的责任。一是加强领导。各县(市)区和相关部门要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要求,不断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负责人为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形成县、乡(镇)、村齐抓共管的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二是严格考核。建议市政府对各县(市)区、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建设年度工作责任目标考核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并建立健全食品药品网络建设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加强行政资源整合的研究。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改革的总要求,抓紧监管资源整合的方案研究,相关部门要加强调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我市食品药品监管网络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有效运转。一是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建设,必要的经费是基础。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食品药品监管网络的投入,配齐必备的监测、检验设备,提供必要的抽检经费和执法保障经费。二是各县(市)区、乡镇(街道)协管站的工作经费和协管站人员的工资应纳入县(市)区和乡镇(街道)财政预算,探索以奖代补的形式,提高信息员的补贴标准,为开展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条件。三是各级财政部门要合理安排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经费,做好重大食品药品安全公众突发事件应急资金的调度安排。四是落实政府奖励基金的使用。

3.开拓创新,抓好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建设。一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监管措施,创新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思路、方法和机制,强化农村药品经营使用单位的监督管理,严格食品药品采购渠道,改善食品药品储存条件,规范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着力构建覆盖广泛、监管有力、运转协调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保障供应机制。二是加大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要品种的监管力度,及时有效防范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和事故。三是创新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建设宣传活动。市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要结合实际,利用各种形式,围绕科学、合理、安全饮食用药等主题,通过媒体定时定期专栏式宣传,普及食品安全和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等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建议相关部门要探索在我市儿童、青少年中增加食品药品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保证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人群的全年龄覆盖。

4.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网络规范化管理。一是加强监管人员培训。相关部门要多形式的开展对“协管员、信息员”的培训,全面提高现有队伍的履职能力。二是明确监管责任。各县(市)区要落实食品药品稽查大队人员的责任,建立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承担食品药品快速检测、初筛、风险监测等基本技术监督职能。要明确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站职能,确保各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得到落实。要按照国家关于村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的要求,将信息员转变为协管员,承担协助执法、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宣传引导等职责。三是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网络的规范化管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要建立和健全三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例会制度、监管报告制度、检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健全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信息报送、举报投诉、快速反应和协同联动机制。要建立严密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档案建立、保管和移交制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性。

 

市政协教文卫体委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