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政协履职通App上线 可在线提交电子提案

[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2-02 10:49  来源:昆明市政协  ]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李瑞莹 张小燕

政协昆明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将于今天开幕。昨天上午9点左右,在南亚风情园豪生酒店大堂,参会的政协委员们已陆续冒着低温前来报到。

今年昆明市两会维持低调办会的风格,大堂内只以指示牌分为政协委员报到区和列席人员等报到区,秩序井然。

和往年相比,今年政协委员们关注的话题依然大多和民生议题有关,共享经济等新生事物也成了不少委员关注的话题。

同时,今年,政协昆明市委员会联合正宇软件开发了昆明政协履职通App,通过这个App,政协委员不仅可以获取政协的各类资讯和最新动态,还可以实现在线提交电子提案、会议签到等功能。对于政协委员们来说,提交提案或是履职更加方便了。

“这个App主要包括四大功能,可以实现资讯共享、委员履职、交流、学习等功能。在交流板块里,委员们可以通过App建立群组,沟通交流、查询委员通讯录;而在委员履职的板块里,委员们可以提交社情民意,今年年内还可以实现直接上传电子提案。”软件承建方项目负责人王宝军介绍。

★委员声音

陈静委员:

建立“昆明老字号商城”

市政协委员陈静表示,“老字号”蕴含着丰富的商业元素和传统文化,拥有世代传承的技艺和服务,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截至2017年12月,全省的云南老字号总计89家。

为了保护这些代表昆明市历史文化的“活载体”,陈静在其提交的提案中建议,应把老字号企业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积极支持老字号企业申报省级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老字号企业的建筑实行原貌保护,在老字号企业(门店)较集中的地区设立保护区,制定专门的保护规划,进行重点保护,严格控制,以此保护昆明历史文化传承的“活载体”。

此外,在旧城拆迁改造中应尽可能保留老字号原有风貌,涉及有特色、有文化的老字号原址拆迁,要建立听证制度,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对回迁商铺给予资金补助或扶持。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扶持搭建云南老字号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严格把关企业的上线产品质量,实现老字号街区的产品体验与电子商务的相互结合,用中英文建立网站,扩大云南老字号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促进老字号企业的贸易发展。

加强对老字号品牌的保护力度,优选推荐发展前景好的老字号企业进入省、市的商标的认定,鼓励扶持老字号企业上市,吸纳社会资金促进老字号振兴发展。

参照外省成功案例建立“昆明老字号商城”。建议昆明在能够代表昆明历史文化的地方,例如步行街、金马坊、讲武堂、官渡古镇等地区,精心设计、规划、建设“昆明老字号商城”,引导老字号企业入驻经营,将该街区建设成为体现昆明市历史文化内涵及民风民俗特点的特色街区,拉动有云南民族特色的商业旅游发展。

杨成委员:

保护昆明非遗传统手工作坊

市政协委员杨成建议,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对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昆明传统手工艺作坊项目,实施动态管理,予以重点支持。建立昆明传统手工艺作坊振兴目录,鼓励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工作站等。

此外,鼓励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中青年传承人申报并进入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形成合理梯队,调动年轻一代从事传统工艺的积极性,培养高水平大国工匠队伍。

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鼓励传统手工艺作坊合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注册产品商标,保护商业秘密和创新成果。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培育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知名品牌。

依托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和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培训园区(基地),推动传统工艺品的生产、设计等和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

同时,应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手工艺大赛、大展,发现、扶持传统手工艺创意人才。通过双边、多边渠道,组织传统工艺传承人、企业和行业组织代表开展国际交流和研修培训,以及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合作,开拓视野,借鉴经验。

杨成还建议,应建立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进校园目录。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纳入中小学相关人文素质课程教育教学活动;支持中小学校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体验和比赛,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加深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认知。

尹峻委员:

城市应有更多“适老化”基础设施

市政协委员尹峻最关心的民生议题与老龄化社会有关。尹峻表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昆明市不少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仍有提升空间。“针对老年朋友,城市应该提供更多的适老化基础设施,例如老小区加装电梯、人行坡道设计等,都应该考虑到老年群体的需要,进行有益地改良。”

陈琦委员:

探索建立共享经济监管政策

如今在昆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都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了。随着共享经济不断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规范推动共享经济发展,成为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市政协委员陈琦建议,随着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用户必须协同治理和联合监管。“在建设共享经济平台的过程中,应建立清晰的准入制度、交易规则、质量与安全保障、风险控制、信用评价机制等自律监管体系。”陈琦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应重点探索“负面清单”和底线思维监管模式,建立共享经济发展预警机制。

政协委员扫码安装昆明政协履职通App  

11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曲鸣飞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