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声音】昆明将连续3年每年投1亿改造“菜街子”

[ 作者:李双双 王姗  发布时间:2019-02-19 09:55  来源:昆明市政协  ]

家住呈贡区实力心城小区的市民周子毅,自从两年前搬到呈贡后就有一件烦心事——买菜难。“虽然附近有个大型超市,但买菜还是习惯到菜市场去,可离我家最近的菜市场在呈贡老城区,开车也得七八分钟,而且那个菜市场管理较混乱,卫生条件看起来也不是很好。”就此,市人大代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潘开平说,从2018年到2020年,昆明每年都会投入1亿元资金用于菜市场提升改造。

“菜街子”离得远,市场里“脏乱差”,这并不是周子毅一个人的烦心事。

“近几年来,虽然我们在建设标准化集贸市场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缺乏长效常态管理机制,菜市场‘脏乱差’顽疾一直没法得到根治,会陷入‘改造(整治)—反弹—再改造(整治)—再反弹’的怪圈。目前,在主城区228个集贸市场中,能达到标准化的占比并不高。而集贸市场‘脏乱差’也成为市民打市长热线投诉的一个高频问题。”潘开平在两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根治集贸市场“脏乱差”顽疾、合理布局菜市场,让市民进入市场买得方面、买得放心、买得舒心?

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在今年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主城区集贸市场整治提升力度,改造提升63个、新建扩建14个集贸市场,着力解决集贸市场“脏乱差”顽疾。

集贸市场升级改造不是纸上谈兵,地面硬化、排污管网完善、规范化摊位建设……所有工作,都需要真金白银。“事实上,去年,市政府就出台了‘主城区集贸市场2018—2020年提升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集贸市场软硬件水平、环境面貌和服务功能,力争2020年全部实现标准化,将主城区集贸市场打造成服务民生的放心工程。从2018年到2020年,3年里,每年政府都会投入1亿元资金用于菜市场提升改造。”潘开平说。

“我们去年就已完成集贸市场摸底调查工作,将会对有一定规模的集贸市场进行改造升级,完善硬件、健全配套、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根据市民需求和人口数量进行新建、改扩建;对严重影响交通和城市环境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利用违章建筑搭建且规模小、档次低、功能差的、不符合规划布局要求的、辖区政府决定不予以保留的集贸市场,予以拆除;引导国有投资公司开展集贸市场产权回购回租工作,建立统一、专业、规范、系统的集贸市场建设经营管理流程。”潘开平说,由于集贸市场具有服务公众的公益性,改造升级费用由政府和市场主体共同承担。为了保障3年3亿元资金用在刀刃上,工商部门还建立了考核机制。“我们每年都会考核,最终把3年总成绩进行排名,排名前位的有奖励,排名末位的则惩罚,将会收回补助资金。”

此外,针对市民关注的菜市场提档升级后菜价是否会上涨的问题,潘开平说:“昆明全市菜价涨幅平稳。如果突然出现某个市场涨价情况,市民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委员建议:昆明可分期建设社区智慧微菜场

“菜市场是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环节,是关系日常民生的重要项目。”在市政协委员叶明看来,近年来,昆明市立足高原特色,集中力量树立具有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品牌形象,为解决市民买菜难问题,农业局、商务局等各政府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流通、销售环节,要让市民的“菜篮子”既便宜又安全,政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目前,各地菜市场从建设到管理大多采取民营化运作模式,招租或承租都是按市场化来操作,普遍存在重收费、轻管理,重入场、轻退场,重投机、轻服务等短期行为。”叶明建议,各级政府应明确菜市场定位,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对于已实行民营化的菜市场要逐步回购产权,对于新建菜市场开始就要明确其产权的国有性质,最终使国有菜市场占据市场主体地位,起到引领和主导作用。同时,加快推进菜市场经营性质的公益化,加大对菜市场的财政专项补助力度,从而减低蔬菜交易成本并有效降低蔬菜零售价格,做到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此外,政府应制定规划并科学布局,鼓励和扶持农业经营大户在菜市场和中低收入阶层群体比较集中的社区建立蔬菜直供点,开通蔬菜绿色通道,减少流通环节,减免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有关税费,从而有效地降蔬菜零售价格。

叶明说,政府大力扶持社区智慧微菜场建设是一个不错之举。“我们可以学习大连等地经验,出台支持政策,通过财政资金及其他扶持,利用最新的互联网技术,分期新建或改造一批社区智能微菜场,既可解决就业和农产品销售,又可方便市民,真正把‘菜篮子’建在市民身边。”

来源:昆明日报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