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许绍忠 黄艾玲 发布时间:2019-05-10 15:57 来源:昆明市政协 ]
日前,昆明市政协副主席胡炜彤带领由民盟、民建、民进、致公、九三等市级民主党派组织负责人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先后到盘龙区、晋宁区和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情况”专题调研,详细了解牛栏江、松华坝水库、滇池流域周边的村庄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覆盖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市级相关部门工作汇报,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工作难点进行了讨论,提出对策建议。
在盘龙区阿子营铁冲村委会火烧营污水处理站点、小河湿地及甸头村委会,调研组实地视察了村委会污水处理项目、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垃圾“户分类、组收集、村处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情况,对这几个地方的环境卫生整治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这些地方靠高投入换来的清洁环境的持续性表示了担忧。
在晋宁区螃蟹河村、老高村、凤踪村,调研组认为,这里的环境整治虽然不如之前视察的几个点,但总体来看,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些地方抓住关键,积极作为,依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模式。
在寻甸县七星镇、河口镇、塘子街道钟灵社区小海村,调研组对农村“两污”治理的成果给予了肯定,同时对人口相对分散地如何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进行了探讨。
调研组认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工作,是提升农民幸福生活指数的重大举措。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各个村的垃圾收集点、转运点、垃圾车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完善好,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治理模式。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充分发挥村民主体意识,引导群众全员参与。要进一步加大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最大限度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并希望各级基层组织继续努力,坚决打赢农村“两污”治理攻坚战,助推昆明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通过调研,大家发现,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上述三个区县都形成了各自的一些经验和特色——
近年来,盘龙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现场调研勘查,并召开会议专题部署,逐一研究农村“两污”治理工作整治措施,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农村“两污”总体情况进行通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形成“领导牵头抓总,层层抓好落实”的工作合力,全面推进农村“两污”治理工作有效落实。截至目前,盘龙区双龙、松华、滇源、阿子营四个涉农街道均已建成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100%,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95座(包括一体化处理设施16座、三池及生态塘179个),设施覆盖率达到93%。
晋宁区积极推进农村“七改三清”工作,推动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倾斜,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覆盖、全域提升,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截至目前,滇池流域5个集镇(街道)101个建制村410个自然村中,集镇(街道)、建制村实现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自然村已有346个建有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84.39%。
近年来,寻甸县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有效减少了化肥流失和污染;实施农药减量和绿色防控项目,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畜牧业养殖污染控制,清水海二级保护区全部纳入禁养区范围;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有力保障饮用水源水质,改善全县人居环境;推进城镇、农村污水收集处理;推进城镇、农村垃圾收集处理;推进清水海水源保护;深入贯彻落实河长制工作;认真做好生态创建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调研组认为,三个区县虽然在治污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公众对环境质量改善的期待逐步提高,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已成为改善民生、维护民利的聚焦点,而历史形成的环境问题、风险隐患给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带来沉重压力,环境质量提升面临很多具体的困难和问题,如何有效治污,仍然值得进一步探索。
在调研座谈会上,针对当前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调研组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胡炜彤在作总结讲话时要求,要提高思想认识,把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摸清底数,找准问题,补齐差距;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从管理机制、投入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着力提升农村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助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快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让昆明乡村“颜值”越来越高。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