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 俊 发布时间:2019-06-14 11:17 来源:昆明市政协 ]
“昆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下一步应该如何解决?”……5月8日至9日,带着这些问题,昆明市政协委员联络委员会牵头组织10个界别的十余名市政协委员和相关专家,在昆明市政协副主席刘绍安的带领下,赴五华区、晋宁区开展“昆明市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情况”重点视察。
据了解,2014年11月2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4-2020)》,该版保护规划确定了文明街、南强街、晋城古镇上下西街3个历史文化街区。此次,视察组一行针对这3个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
推进工作有实效
文明街、南强街位于昆明市五华区,晋城古镇上下西街位于晋宁区晋城镇。
昆明市高度重视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保护作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核心工作,在做好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古迹保护的同时,结合传统文化和街区特点,推进老旧历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引进有特色、有内涵、有品牌、有聚集效应的产业及业态,使得文明街、南强街历史文化街区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晋城古镇上下西街已投入资金500万元,对7条街区进行道路青石板铺设、污水管网建设等,预计今年6月底完工。
南强街是昆明近代自开商埠的代表性片区,是昆明商埠区范围内现存传统建筑最为集中、规模最大的片区,其建筑结构及特点主要反映了市井商业与居住的风貌,现拥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基督教青年会”,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仁和祥宅院”,同时还存留有类似于“曲焕章伤科诊所”“康宁书店”“福建会馆”“南洋华侨互助会原址”等众多具有一定历史文化意义和地域风貌特色的历史建筑。
在文明街,视察组看了马家大院、腾越总兵府、钱王府、福林堂等各种保护级别的文物及古建筑。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是由钱王街、文明街、光华街、景星街、文庙直街、甬道街等组成,呈现出 “街—堂—庙”的清晰格局(即民清民居街巷、胜利堂、文庙),街区内存留有大量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是昆明形式最为多样,类型最为丰富,文化内涵最为多元的传统建筑聚集区,同时也是昆明仅剩的成片保存完整的,能够集中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地区特色的历史保护街区。
在晋城古镇上下西街,据介绍,晋城作为战国至唐时期云南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现存各个时期丰富的历史资源,完整主要的街巷格局,街区的空间格局、肌理、风貌等体现了传统文化思想(礼制、风水、宗教等)、民族特色、地域特征或时代风格;街区保留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场所;街区保持传统生活延续性,记录了一定时期社区居民的记忆和情感。
直面问题找症结
视察组认为,这3个历史文化街区虽然在保护、建设、发展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基于整体项目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等固有特性,在保护建设和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到街区的活力、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在协商座谈会上,五华区、晋宁区政府分管领导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及目前建设营运情况作了汇报,使视察组一行对存在的问题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一是开发建设整体不协调。总体上看,老街历史文化和历史建筑交相辉映,但由于周边路段如人民中路及正义路等已不具备传统历史风貌,老街显得体量单薄,无法形成较大规模,加之片区吸引、容纳游客的承载力有限,未能形成较大的影响力;二是“老街”片区的商铺绝大多数还属于私有产权,公司化运作统一进行业态的布局和升级阻力较多,只能通过宣传引导,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进行业态的调整;三是传统建筑材质、传统街巷规格以及消防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因素与现行的消防标准差异巨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虽然通过消防设施的设置、消防规划的编制可有效解决传统建筑集聚区域的消防问题,但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消防规范、标准,使得片区在消防规划的编制、审批方面缺乏上位依据,一些引入的项目难以通过消防部门审批。
建言献策助发展
针对存在的问题,委员们也各抒己见,积极建言献策。大家一致认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历史文化名城,是昆明珍贵的品牌,比其他任何品牌都重要,历史文化街区的挖掘和保护是一项长期的持久工作,无论是政府决策或是企业运营都要秉承精细化的工匠精神,一代一代坚持不懈做下去;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运营中,应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加强政策、资金的配套支持力度,全力推进街区项目提升改造;要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历史文化街区品牌知名度;要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传承,让历史文化街区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刘绍安表示,要提高认识,强化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责任意识,建立相关机制,推动保护建设工作深入开展;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全力推进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提升改造;要明确定位,着力激发街区业态发展活力;要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要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传承,让历史文化街区活起来。
“本次重点视察,委员联络委在昆明政协‘履职通’上首次发起‘推进昆明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专题论坛’,邀请50余名委员和专家加入论坛,通过线上线下一起发力建言献策的方式,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委员履职渠道,丰富委员履职形式,再次聚力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昆明市政协委员联络委员会主任谭爱苹说。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