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政协专题调研农村义务教育校点布局情况提出撤校并点应该兼顾民族性地域性

[ 作者:谢 勇  发布时间:2019-06-24 14:49  来源:昆明市政协  ]

近日,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政协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专题调研农村义务教育校点布局情况。

调研组围绕“优化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这一主题,就全县乡村较小规模学校现状、困难问题、如何处理好乡村较小规模学校优化布局调整、学校优化布局后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问题,对辖区7个山区乡镇、25所学校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座谈等方式听取乡镇 、村委会、教师、家长、学生等相关人员的意见,并深入调查了解全县校点布局相关情况。

从调研的学校情况来看,目前农村村级小学普遍存在班额小、教育资源浪费、学校教师素质参差不齐、“音体美”方面的专业教师缺乏等客观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农村学校的综合发展和提升。

撤并办学规模较小的校点,目的在于优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让农村孩子尽可能享受到和城镇孩子同样的教育质量。但在调研中,通过各方反映的意见,大多数都偏向于不再撤并村级校点。同时,调研组也发现了一些撤并村级校点的具体问题:一是如果校点再撤并,势必加大多数村庄和学校的距离,路程太远会导致低龄孩子走读不方便。目前农村的情况普遍是年轻家长外出务工,多数家庭呈现空巢老人照顾留守儿童的现象,多数老人不会操作摩托或农用三轮车等交通工具,接送孩子非常不方便;即便会操作,路途中的交通安全也存在较大的隐患。另外,寻甸县山区、半山区占87.5%,多山的地形,使得地图上看起来短短的一点距离,却需要学生行走一两个小时。二是如果让孩子寄宿,又会带来伙食、住宿等费用,这样会增加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三是低龄学生自理能力较差,适应学校寄宿生活十分困难。四是孩子自幼离家读书,在某种程度上易带来亲情的断裂和乡土认同的缺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五是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的学生,需要对其开展双语教学,否则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交流困难,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而导致辍学数量增多。六是撤点并校造成农村文化品位降低,使农村更加缺少文化氛围。

专题调研后,委员们一至认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校并点应该兼顾民族性和地域性。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