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6-28 14:59 来源:昆明市政协 ]
6月24日,昆明市政协十三届十四次常委会议举行大会发言,市政协主席熊瑞丽主持会议并讲话。她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事关经济发展、事关社会进步、事关民生改善,市政协要聚焦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聚共识、建真言、做实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
打造服务环境 促进招商引资
没有空话套话,常委、委员们开门见山讲真话。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昆明市政协第一、二、三调研组及市工商联首先在大会上发言。第一调研组建议:以强化政策落实为抓手,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提高政务服务便利性;以市场主体减负为重点,切实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以数据畅通为突破,切实加强银企合作;以诚信体系建设为基础,提高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以政策研究为切入点,推进自贸区申报工作。第二调研组建议:完善政策法规,构建规范有序的制度环境;加强依法行政,构建高效便企的政务环境;释放企业活力,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第三调研组则针对教育及医疗提出了具体建议。教育方面建议,切实落实规划、探索服务途径、持之以恒重视教育;医疗方面建议,增加优质医疗资源、布局便捷的就医环境、解决医疗兜底基本保障。市工商联则从打造有利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建议,在全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讨论,开展亲商助企解困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执行力度。
在第一、二、三调研组及市工商联发言完毕之后,昆明市政协委员、浪潮集团云南分公司总经理郑昕登台发言。他表示,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资,是推动昆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昆明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站在企业角度,郑昕就提升昆明营商环境,促进招商引资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及建议。他说,打造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先要搞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才能有的放矢。企业办事最希望的就是在办理过程中“少环节、少流程、少跑动、少等待、少资料”。建议加快推动数据共享体系应用效果,真正实现“能够通过数据共享调用或网络核验的材料一律不需提交,能够通过电子证照库调取的证照一律不需提交,前序流程已收取的材料不重复提交”,让企业体会到“减材料”推进成效。加快昆明市互联网+监管体系和惠企政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与服务,建立事中事后服务的窗口,提供惠企政策的主动推送、指导帮扶、落实跟踪服务,真正让落地企业能够找到人、办好事,让企业招的来、留得住、活得好。
打造法治环境 引资良性扩增
市政协常委段伟、陈湘榆、褚武明及致公党昆明市委员会围绕就如何打造良好法治营商环境进行了发言。他们在发言中指出,在当下昆明市深度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创建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关键节点,招商引资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过去招商引资工作中,政府多以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投资,但现在这种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优服务、优环境,其中政务环境的优化尤为重要。招商引资过程环节多,若没有高效政务作支撑,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下,任何怠慢与迟缓都可能导致项目流产,也会为城市带来负面影响。然而,高效仅是政府服务的一个方面,离开法治谈高效将是无源之水。试想,在无法可依、执法不严、缺乏监督的政务环境下,行政审批将是无序的、盲目的、缺乏兜底机制的,“高效”可能会变成对结果缺乏预期的“逞一时之快”,其后引发的纠纷与混乱则可能将政务环境推向低效率、不诚信的局面。
高效与法治都是政府服务的必要方面,是“善治”和“优服”的前提。因此,段伟、陈湘榆、褚武明等三位常委建议发挥法律顾问制度价值,理顺招商引资顶层设计;强化契约引导,维护诚信政府形象;搭建沟通融合渠道,助力企业深耕昆明;强化制度执行,让企业有获得感;推进行政公开,让阳光政府“触手可及”;完善“责任清单”,让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注重审慎司法,让企业感受到司法温度;强化诚信建设,让守信成为主旋律。
致公党昆明市委则建议,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的财产权利;全面开辟民营企业涉诉纠纷“绿色通道”;开通民营企业法律咨询热线,加大网上立案、跨县域立案、延伸立案力度;规范民间融资保护金融安全;裁审联动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改善教医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
市政协常委赵坚在发言中说,根据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的针对“教育服务企业,改善营商环境”小组调研、视察情况,结合昆明市具体实际,他认为,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 教育方面还存在以下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放管服”改革措施还需进一步落实,二是企业生产经营要素保障还不够完善,三是教育资源统筹不够。因此,建议持续深化改革,打造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大力改善企业生产经营要素保障,激发企业服务活力;大力改善教育现状,不断增强营商环境服务保障配套能力。赵坚表示,只有营造出发展的良好环境,把握住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才能把昆明打造成聚集优秀人才、先进要素、优势产业的新高地。
“营商环境更好,对应的就是城市发展环境更好,更好的城市发展环境就需要高质量的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事业。因此,努力提升昆明市医疗服务水平,建设区域性国际优质医疗服务中心城市,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真正把昆明建设成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安居乐业的健康之城。”市政协常委余平在大会发言中说。他建议,统筹城乡、区域健康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发展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特色化的社会办综合性医疗中心;利用我省生物资源优势,推动中医药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个性化医疗服务市场发展,推动医学创新发展平台建设;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