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民盟市委宣传处 发布时间:2021-02-04 14:55 来源:昆明市政协 ]
2月2日下午,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就《政府工作报告》《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和其他报告进行了认真的协商讨论。大家认为,刘佳晨代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客观总结了我市“十三五” 时期和2020年取得的成绩,为“十四五” 时期和2021年的工作制定了清晰明确的目标,部署工作措施有力,政治站位高、操作性强,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体现了新时代新要求。
●夏静委员
今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十四五”的开启之年,刘佳晨代市长的报告高度总结了去年的工作情况、“十三五”取得的成就,规划了工作目标,部署了工作任务,广泛凝聚了共识,极大提振了信心。在中共昆明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滇池治理、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体现了责任与担当。但昆明在“产、城、人”上与发达城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建议:一是市政府将“十三五”工作与“十四五”工作有机衔接,紧密对接,科学有序,将规划目标变成年度工作任务,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二是文化产业发展要高位统筹,保障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成立专门机构大力推动"510"项目实施,促使文化项目在“十四五” 有较大发展 ;三是文化产业要做好项目策划、规划的同步实施,共同推动;四是要加大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五是报告中用“扩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供给” 来概括文化工作,显得有点单薄,文化是一个大概念,要制定统一的编制规划,逐步完善,切实落实;六是在“十四五” 规划中增加科技成果转化率收益指标,增强科技和产业发展的粘合度。
●刘䶮委员
刘佳晨代市长的报告用大量数据告诉我们,我市圆满完成了“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并对“十四五”时期和2021年的工作做出了安排。对报告提出两点建议:一是针对“十万大学生留昆” 工作,出台更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如放宽毕业生落户限制,对稀缺专业人才先落户再就业,为毕业大学生提供公租房;二是在转变“围湖造城,环湖布局”理念的前提下,应向东拓展发展空间,在走过“翠湖时代”,走出“滇池时代”的背景下,选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对纲要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针对教育集团化,要出台政策性的文件对准入门槛、办学规模、办学目标、集团管理模式和教学考核标准等方面做出制度性的规范;二是在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方面,建议倡导和鼓励社会资本与地方政府合作,选择相关资源禀赋较高的地区,依托昆明市特有的高原训练特点,引入对心肺功能要求高的项目,开展国家级专业体育培训基地创建;三是对“十四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和时间进度管控,并纳入目标考核督查。
●叶明委员
“十三五”成就辉煌,“十四五”充满希望。建议:一是锚定发展目标,和成都等紧邻发达城市对比,产业结构、现代化水平、城市治理等有不小的差距,要正视问题和不足,补齐差距和短板,奋力赶超跨越;二是在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方面发展空间巨大,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强与南亚东南亚的联系,发挥数字产业化优势,助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对规划纲要的建议:一是解放思想,创新制度,推动发展;二是抓住产业创新的机会,把产业数字化发展好;三是聚焦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打造产业品牌;四是瞄准南亚东南亚市场,发挥产业辐射作用;五是加大绿色发展力度。
●赵坚委员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系统论述了五年来的发展,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建议:一是补齐教育医疗的短板,关注临近周边地区和城市的经费投入占比;二是要关注老年教育,老年教育资源有限和需求不相匹配;三是利用昆明气候优势,发展教育培训产业。
●郭鹏群委员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报告中只有引入企业的数量等,建议增加企业“走出去”的数据;二是继续深入打造昆明“夜市经济”,包括文化、娱乐等方面;三是加强对昆明市形象的对外宣传;四是通过打造昆明特色建筑等方式,建成有特色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杜晓秋委员
建议:一是加大对优秀民营经济主体的表彰奖励;二是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中,突出对民营经济的服务和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三是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为返乡原住村民放开落户限制、提供落户便利,集聚乡村人才。
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加土地出让、土地开发的篇幅。
●徐杉委员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五点建议:一是要对报告中提到的工作做好任务梳理、细化和压力传导,保证年底能完成目标任务;二是充分利用COP15的机遇,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对外资的引进;三是加强数字昆明建设,统一城市大脑,做好顶层设计,避免形成数字孤岛、数字壁垒;四是“金沙江流域及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工作”,建议修改为“按照《长江保护法》的要求,做好云南段的贯彻落实”;五是“完成重金属削减目标”需要斟酌。 针对纲要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全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摸清家底;二是要深化“河长、湖长制”,尽快落实从水域之治到流域治理;三是人才工作不仅要注重引进,更要注重本地专家的培养;四是对高校的改革进行反思,推行“去行政化”,倡导教授治校,激发科技人才的内生动力。
●徐萍委员
针对政府报告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行文方面,“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中,“户籍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以上”数据需要核实,目前已经达到不宜作为目标;二是加强研究,加大对科技力量的投入,尤其是对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历史古迹,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完善、修葺和保护,打造以现代科技为导向的历史文化名城;三是建议昆明市更加重视把握南亚、东南亚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趋势,扩大与南亚、东南亚的产能合作,着力打造跨境合作产业链,并精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构建“东部设计——昆明加工”的产业链。
●赵丽娟委员
建议在县(市)区级的医院,建立独立的传染科,加强医疗设备、应急物资的储备。
●李斌委员
建议纲要增加文化强市的量化数字指标,以便压实责任,完成建设文化强市的远景目标。
●单松松委员
建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加基层社区建设的内容,更加重视城市社区的建设,加强对社区工作的支持和指导。
●王向荣委员
建议报告中增加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内容,并增加“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 的内容。
●赵艳华委员
针对纲要建议:一是进一步考虑幼儿园教职员工的编制安排;二是加大公办幼儿园的占比,解决“入园难,入公办园更难”的问题。
●张颖委员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全面、实事求是 、重点突出、文字精炼。建议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政府要加大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统筹力度,更具前瞻性。
杨晓冬委员
对报告印象比较深刻,主要感受是“一喜一忧”,“喜” 是为城市债务等级下调感到高兴,“忧” 是高新技术制造业对经济贡献率明显下降,建议通过精准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的方式,助力昆明新兴产业技术升级。一是对COP15、生物多样性大会提前谋划,做好会前、会中、会后三期准备工作,由此建立能够持续输出经济动能的长效机制;二是要提前研判 RCEP 签署后对昆明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三是推进“数字昆明”的建设,打造数字化城市大脑,将经济、文化、生态等资源转变成可创造效益的数字化资产。
●李霞代表
报告政治站位高,实事求是,以朴实的文风和诚恳的态度回答了时代之问、民众之问。十三五期间,在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中贡献了昆明智慧力量。面向”十四五”提四方面建议:一是昆明市老年化率较高,要重视老年人这个群体,多措并举应对老龄化现象,制定有操作性的政策和措施帮助老年人适应互联网时代;二是要加强集团化办学的制度设计及政策指导力度,充沛师资力量,推动“十四五”期间优质教育均衡化发展。三是垃圾分类工作还需加强,政府要加强统筹,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广相关产业链的合作回收模式,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积极性,确保分类后垃圾的收运、储存、处理工作落实到位。四是推动乡村振兴还需出实招,要在宏观层面强化规划引领和政策供给,把乡村经济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研究符合市情的乡村发展政策,在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钟斌代表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个人同意该报告。建议:一是充分发挥东川工业城市优势,发展工业大麻产业;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多考虑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切实解决就业问题;三是打造东川热区大康养项目;四是充分做好废物利用建设项目工作;五是进一步拓展东川空间发展;六是积极争取市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支持项目建设。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