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27 11:04 来源:昆明市政协 ]
日前,“书香政协——我心目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主题研讨会召开。市政协主席熊瑞丽出席研讨会并讲话。
熊瑞丽指出,读书是文化的传承,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主题研讨会的召开旨在以政协组织和政协人的实际行动,凝聚起各界群众和全社会重视阅读、爱上阅读的思想共识,用阅读激发精神动力,用阅读汇聚起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以政协行动凝聚全民阅读共识,为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涵养丰沛的智慧源泉。
熊瑞丽说,新时代人民政协肩负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重要职责。开展委员读书活动,要将委员个人兴趣上升为组织活动,将单向的学习思考深化为共同的协商交流,将委员自我教育提高拓展为引导界别群众共同进步,以书香政协建设引领推动书香社会建设。同时,围绕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目标,广大政协人要深入挖掘昆明文化底蕴,积极交流思想、碰撞智慧,以政协智慧助推昆明历史文化名城高品质建设。
研讨会上,市政协委员、专家、民主党派代表通过开放式对话围绕“我心目中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展交流讨论。
市政协一级巡视员夏静主持活动。
市政协副主席董林、胡炜彤、李冰晶,市政协秘书长许绍忠参加活动。
以政协智慧助推昆明历史文化名城高品质建设
4月23日,第26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市政协委员、专家、民主党派代表相聚在刚刚挂牌的“书香政协·委员文旅阅读研学基地”——云隐·西山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围绕“我心目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举办主题研讨会。
研讨会现场,主持人通过访谈的方式,与委员、专家、民主党派代表进行互动交流。石磊、毕晓芬等6位委员、专家结合自己的工作与履职经历,分享了自己心中的历史文化名城,谈如何保护及提升昆明历史文化名城品质。现场气氛热烈,时不时有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观点,赢得阵阵掌声。
如何更好地建设历史文化名城,进一步擦亮这张“金字招牌”?张艳萍委员建议,摸清家底,让优秀的山水环境和文化线路成为保护对象;深度落实《昆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合理利用,推动文物资源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推出翠湖博物馆群落参观旅游线路,不断盘活昆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毕晓芬委员认为,要多运用艺术的感染力和张力让历史和文化入心,如歌、舞、朗诵、戏剧、电影等;加强现代技术的辅助,如声、光;增添新媒体传播方式,如电子书、短视频等。在有效评估我市能够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情况下,有计划、抓重点、分梯次地发布、传播,既形成合力,又避免大而全,且防止不连续性。
翠湖博物馆群建设是昆明市打造历史文化核心区的重要举措。石磊委员建议,每一个博物馆的展览一定要突出特色,并加强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丰富展览形式,增强参观者的感官体验。
“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认知的理解和影响都需要数据说话。”专家赵晓红提出,通过发布一系列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进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形象识别标志系统的整体建设,构建旅游新媒体营销矩阵,用网络力量打造“历史文化网红打卡地”,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品效合一”型新传播。
如何推动昆明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转变?邵筱萍委员建议用文化带动旅游,通过建立“西南联大1938历史文化园”,讲好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故事,将昆明建成世界知名历史文化名城和知名旅游城市,带动云南文化与旅游业再上新台阶。
“我心目中的历史文化名城是留得住乡愁的。”徐萍委员认为,留住乡愁不仅要保护古建筑,更要把美好的精神和文脉延续下来。同时,在保持完整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具有现代化设施,把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利用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相结合。
主题研讨会结束后,委员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开放式对话研讨收获满满,新平台实践了新的履职方式。下一步,将用好建好云上书院、研学基地等学研平台,努力把读书、研讨的收获转化为做好政协工作的过硬本领,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工作成果。
自去年9月启动“书香政协”读书活动以来,市政协在组织引导委员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同时,坚持把学以致用作为目标追求,在全国首个以全民阅读为主题的花千谷阅读小镇建立了面向全国各级政协委员开放的“书香政协·委员阅读研学基地”。截至目前,共有来自全国、省、州市、县(区)的330余位政协委员前来开展读书交流研学活动,形成了可复制的昆明书香政协特色品牌。
来源:昆明日报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