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区】推进东川“千年铜都”特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

[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2-10 14:17  来源:昆明市政协  ]

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品牌塑造与传播,让城市留住记忆、让市民记住乡愁、让游客向往东川。在东川区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就如何推进东川“千年铜都”特色文化街区保护发展,增强消费的吸引力,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建设东川“千年铜都”特色文化街区

特色文化街区是城市繁华的窗口,更是城市文明的名片,担负着承载城市时空记忆,彰显城市风格的重任,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必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东川以区委、区政府原办公区域周围为中心,建设东川“千年铜都”特色文化街区,不但有利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挖掘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新载体”,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还能成为城市旅游的“金名片”和展示东川城市形象的“金橱窗”。

区政协委员董春林、宋春 、马香、陆辉、马嫒表示,东川在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创建文化品牌方面滞后。

他们认为,东川区在推动特色文化街区发展方面,对历史文化挖掘力度不够,城区文化产业薄弱,没有能系统、充分展示悠久铜文化历史、铜工艺品的场所,多为分散的小工艺作坊,所制铜制品做工较为粗放,不利于铜文化及铜工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辖区内的旅游资源和“美食、古铜、奇石等”人文之美未得到有效整合,呈现出小规模、分散在各处的特点,经济效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品牌名片,品牌打造乏力,外界知晓度较低,对外吸引力不强。

针对存在的问题,他们建议:

首先,要将特色文化街区建设纳入发展规划,实施以市府街区委、区政府原办公区域周围为中心,依托丰富的铜文化优势,以“青铜文化、休闲文化、康养文化”为主题,建设一个集文化创意、旅游观光、度假休闲、餐饮美食、文化考察、演艺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特色文化街区——东川“千年铜都”特色文化街区,促进东川美丽县城建设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其次,要瞄准东川城市整体规划和促进全区文旅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将建设东川铜文化展览馆作为2023年东川区重要城市规划和文化项目,由区委、区政府牵头,铜都街道承办,统筹区内各单位资源、资金完成东川铜文化展览馆项目。

他们还建议要建设东川铜文化展览馆要以铜历史、铜文化为展示平台,让东川史料、器物等,得到审慎、科学的梳理和保护。东川铜文化展览馆若以东川会堂或原区政府大楼为选择,应当全盘考虑以此次东川铜文化展览馆为火车头,将市府街东面原政府楼、会堂楼、原区委楼、酒店和西面绿化带、花园等所涉及的一条街作总体规划和设计,分布分层打造成东川历史、文化、美食、购物、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地标性街区,发挥促进东川经济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打造东川铜文化商旅观光示范街区

东川铜矿开采历史在3000年以上,素有“天南铜都”之誉。当前,作为东川城区文化的核心载体——市府街原区级机关办公区域范围,在经过多年打造建设后,已经有一定基础,让人感受历史文化街区魅力。目前,区级机关办公地点已搬迁。因此,将原区级机关办公区域打造成烟火气息浓郁的铜文化商旅观光示范街区,正逢其时。


为了让这些街区持续迸发出活力,区政协委员孙艳、陈志和、吴志伟、赵忠祥提出《关于将市府街原区级机关办公区域打造为东川铜文化商旅观光示范街区的建议》的提案。

他们在提案中指出,东川铜文化商旅观光示范街区建设和文旅景点,仍然存在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地域特色不够鲜明、文旅融合不够深入、资源产业转化不够充分等问题,这需要在日后的规划打造建设中加以改进和提升。

他们建议,“原东川区政府办公楼”、“东川会堂”为东川区保存较好的仿西式建筑(现东川城区仅剩4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要成立铜文化商旅观光示范街区专家组或者保护修复工程管委会,对铜文化商旅观光示范街区的保护修复进行论证,对两处不可移动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完善“四有”工作,配备看护人员,最终将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城市发展,实现保护与发展融合有机结合。

传承底蕴、修旧如旧保护开发铜文化商旅观光示范街区。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要充分利用原东川区政府办公楼和东川会堂建设铜文化展览馆,展示东川5000余年厚重铜历史、铜文化,成为参观者和外界社会全面了解东川自然资源、城市变迁、民俗民族、农业特产、风光旅游等的全面窗口。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入社会资本,将市府街打造为东川铜文化商旅观光示范街区。借助市府街老街老树老建筑的独特风貌,赋予文史展览、主题地标、城市绿化等主题元素,进行区域整体规划设计,分步分期打造成集东川历史、文化、美食、购物、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地标性步行街区,发挥促进东川经济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