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昆明市商会协会案例获评全国最佳

[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2-28 11:33  来源:昆明市政协  ]

2月20日,来自昆明市工商联的消息,在以“党建带会建”的探索实践下,市商会协会党委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个党建案例连续两年荣获“创新中国”工商联工作最佳案例。市商会协会党委在所属商会党建工作的探索过程中,形成“12345”工作法。其中,《党建引领“春融同心”助振兴》《昆明市商会协会党建互助机制》党建案例先后荣获2021年度和2022年度“创新中国”工商联工作最佳案例,成为全国工商联对外推广党建工作的经验典型。

市商会协会党委以完善党建工作体系为抓手,创新党建工作格局,探索推行党建互助新模式。具体来说,通过制定《昆明市商会协会党建互助组工作方案》等规章制度,建立“互助、共建、共享、共赢”的模式,分成10个党建互助组,采取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多带少的方式,立足各互助单位自身优势与劣势,先从基础的“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做起,然后进阶到优化共建活动,充分发挥党建互助互促共进的作用。

(一)抱团共建、协作共享,发挥党建互助的组织优势。

搭建党建互助平台,做到“四联”:信息联通。通过建立互助工作微信群,让各个支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制度联建。通过支部间的小组结对实现对各支部的监督管理,保障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各项制度落实;资源联享。聚集各个支部内的优势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活动联办。让支部与支部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使党内政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努力打造基层党建品牌项目。

(二)优势互补,辐射引领,发挥党建互助的示范效应。

通过调查摸底,掌握各互助支部在党内政治生活开展中可以共享的优势资源,在党建实践中,逐步建立互助支部间资源共享的平台。通过以党建基础好、工作规范、特色突出的党组织示范带动基础薄弱的后进党组织、以组织规模大引领带动小弱组织、以党员队伍多、组织凝聚力强的同步带动党员少的松散型党组织,实现商会协会党建工作的同步发展、齐头并进。

(三)创新载体,做实内容,发挥党建互助的集聚效应。

一是利用新载体,开好“三会”。“新载体”包括通过互助组网上党支部党员签到、会议纪要同步录入的方式保证“三会”的次数;通过结对支部间的抽查监督保证“三会”的质量;通过以互助为单位进行述职测评活动等形式,开展民主评议。

二是探索新形式,上好“一课”。改变以往“上面讲”、“下面听”,“学文件”、“读报纸”单一枯燥的模式,按照“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上好“党课”。除了互助单位党支部书记上党课,也可利用党建互助资源平台,有针对性地联合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其次从上党课的“老师”入手,各(总)支部书记集思广益、共同备课,让党课的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党课的质量。再是互助充分挖掘资源,外请教授专家、离退休干部、老党员等上“互助大党课”。

三是拓展新途径,深化“一育”。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挖掘党建互助支部丰富的社区和企业资源,利用省内外红色教育基地平台和场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抓好党员教育。以互助形式组织本互助党员集中外出学习,将室内课堂与室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形式多样的报告会、实地瞻仰、沙盘推演等教学方式增强学习的吸引力,改被动学为主动学。真正做到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市商会协会党委创新工作思路与实践,通过党建工作互助机制放大优势、补齐短板,互助互促共进,使基层商会协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有了极大提升。2016年以来,昆明在具备条件的商会协会新成立了88家党组织,共审批通过345名预备党员转正,吸收384名发展对象为预备党员,并按程序将材料录入了党员发展系统。在上述党建工作的推动下,昆明89家商会被评定为“平安商会”;80家商会分别获评云南省和昆明市“四好商会”。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