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学明 杨峣:打造石林斗牛品牌,助推旅游转型升级

[ 作者:石林县政协委员 汤学明 杨峣  发布时间:2023-05-05 14:22  来源:昆明市政协  ]

石林斗牛历史悠久,前景广阔,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相关部门推动,社会人士关心,广大群众参与,石林斗牛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像斗牛一样不服输”的精神成为2020年石林县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的作风保障;“勇于拼搏,不言放弃”的斗牛精神更是石林人民的精神财富。斗牛活动不断提升了石林斗牛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加了斗牛产业的效益和活力,促进石林斗牛活动实现产业化发展,使其成为石林文旅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一项优势产业,成为石林又一张特色文化名片。

一、 石林斗牛历史

石林斗牛具有悠久的历史,滇池地区出土的古滇国青铜扣饰,就有了斗牛活动的图像记载,真实地记录了古滇人的斗牛活动文化。自清朝以来,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石林彝族的斗牛活动一直没有间断过,而且已经从当地彝族传统节日活动演变为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喜爱参与的习俗活动。据史料记载,石林斗牛发源于1843年,发起人为毕福宝老前辈,记录着这段历史的墓碑至今依然保存完好。1843年的一天,石林小尾都渣村村民毕福宝拉着牛去地里干活,恰逢邻村糯衣村村民也在附近放牛。突然,毕福宝家的牛用前脚抓地,鼻子喷血,举止奇怪。糯衣村村民就告诉毕福宝:“你的牛是想和我的牛打架,不如让两头牛斗一斗。”毕福宝欣然应允,因当日斗牛不分胜负,毕福宝和对方约定,大家都把牛拉回去好好饲养,明年再来斗。次年同日,双方果然带着牛如约而至,从此演变成石林斗牛的习俗。石林境内大多数村寨都有自己的斗牛场,定时不定时举办斗牛活动,有的斗牛场历史在数百年以上。从时间分布上看,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彝族火把节前后形成高潮,然后向各大节气和农闲期分散分布,整年之中都有举办。

二、 石林斗牛现状

2008年的中国石林国际火把狂欢节斗牛比赛,首次通过云南卫视进行全球现场直播,使石林斗牛走出石林,走向全国。先后有石林的赛牛、赛事组织者被邀请到省外湖南、贵州、四川、江西、浙江,省内师宗、禄劝、寻甸、宜良、泸西等地组织斗牛比赛,宣传石林斗牛文化。2015年10月底,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成立石林县斗牛协会。斗牛协会成立标志着石林斗牛产业正式走上了一条程序化、规范化,有规可循的科学化管理道路。2019年6月6日-12日,为了响应《文化部、旅游局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石林县委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入著名企业,以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将拥有数百年历史的“石林斗牛”用文化艺术节与影视相结合,线上与线下同步运行的方式进行宣传推介,举办了“金牛起舞 狂欢石林”为主题的中国·石林首届国际金牛文化旅游艺术节,满足人们对美好文化旅游的需求,推动了石林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石林县饲养斗牛数量已达1万多头,并且初步形成了选牛、养牛、训牛、参赛、销售等闭环产业链,既传承发扬了民族文化,又给当地斗牛爱好者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中,商业化运作的斗牛活动对市场流通、经济发展作出一定贡献,比如,彝族第一村斗牛场租赁费为100万元/年,附带的零售、餐饮等活动也极度活跃。特别是2023年春节期间,在受疫情压抑了三年之久的斗牛活动,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斗牛活动呈现了井喷式地爆发,显示出强大的群众基础和市场生命力。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春节期间,石林县境内举办的斗牛比赛近20场次,参与人员(包括:牛主、现场观众、网络直播观众、工作人员)近10万人次,比赛总奖金近300万元,收入(含现场门票收入、网络直播收入、斗牛场摊位费)近500万元,而衍生带动的交通、住宿、餐饮、零售等经济效益巨大。尤其以石林圭山亚太斗牛场的比赛最甚,整个系列活动累计奖金近百万,“四不限级别”单项奖金高达30万元,吸引了周边甚至贵州、广西的观众前来观看斗牛,将春节斗牛活动推向高潮。

三、 发展石林斗牛品牌建议

第一,发掘、保护本土斗牛活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其延续生命力。斗牛活动在石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也是推动文旅融合的有力抓手,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石林最具民族特色和草根气息的一项文化活动。首先,在县内评选本土斗牛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让斗牛活动在民间层面有人推动、有人传承。其次,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把保护与开发融合起来,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更好地保护,推动产业业态发展,把文化和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第二,从斗牛文化中提炼出推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精神力量。一般人看斗牛是看热闹,而实际上斗牛主要是看它们不到最后一口气绝不放弃的拼搏过程,是“勇敢”、“力量”、“不服输”的精神象征。斗牛活动已经成为石林县民族文化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重要方式,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和发展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社会发展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打造石林斗牛品牌,促进文旅融合新发展。坚定不移走文旅融合道路,让石林斗牛和旅游有效衔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投资,建设室内斗牛场,观众主要面向游客(可参照冰雪海洋世界海豚展演馆、贵州丹寨万达斗牛小镇),成为旅游线路的重要点位,通过举办斗牛赛事、斗牛民俗表演、斗牛衍生品开发等,进一步扩大石林斗牛宣传,为完善旅游要素配套,推动旅游转型升级增加文化内涵,展现文化魅力。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