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联】昆明侨界持续掀起第十一次全国侨代会精神宣讲热潮

[ 作者:昆明市侨联  发布时间:2023-10-19 19:11  来源:昆明市政协  ]

8月31日至9月3日,第十一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围绕新要求新局面,昆明侨界多形式多举措传达学习大会精神,从群众团体到“侨胞之家”,从机关单位到侨资企业......一场场透彻深入的宣讲、一次次鲜活生动的解读,广泛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全力推动第十一次全国侨代会精神在昆明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图片1

图片2

带头示范,迅速掀起宣讲热潮

市侨联注重发挥“头雁作用”,坚持以上率下,形成层层抓、人人学的良好局面。发动机关干部和侨界群众收听收看大会新闻报道,及时关注这一侨界盛会。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组织机关干部集中传达学习万立骏同志代表中国侨联第十届委员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对李希同志代表党中央发表的题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起侨界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的致词进行了重点学习,并就贯彻落实大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干部职工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学习体会、谋划目标任务,进一步凝聚了思想共识,提升了工作成效。积极组建由班子成员组成的专题宣讲团,通过报告会、互动交流、基层调研等形式,带动全市侨联系统党员干部和侨界群众深刻把握第十一次全国侨代会精神实质,共同促进昆明侨联工作迈上新台阶。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对荣获“中国侨联系统先进组织”“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的集体及个人的先进典型事迹进行宣讲,进一步激发侨联干部和侨界群众干事创业的奋斗热情,在昆明侨界营造出争先创优、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

图片3

图片4

分层互动,讲准讲透全面覆盖

市侨联在准确把握宣讲内容的基础上,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第十一次全国侨代会精神一体推进,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及“六个春城”建设目标,紧密联系侨界群众思想和工作实际,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差异性,采取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的宣讲形式。宣讲过程中,注重用基层干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来解读大会精神,列举大量生动事例和翔实数据,解答大家关心关注的侨界群众性活动、侨联干部教育培训、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既贯穿了主线,也突出了重点。

在昆明新侨创新创业基地,宣讲团与侨界青年深入互动交流,勉励大家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坚定信念、埋头苦干,在服务经济发展、参与公益事业、助力社会和谐等方面奉献才智。在盘龙区拓东街道明通巷社区、呈贡区星浦社区等“侨胞之家”,宣讲团与侨界群众面对面互动交流,并围绕“社区为侨、侨为社区”双向服务模式提出意见建议。解读新部署、描绘新图景……宣讲团把牢导向、准确解读,深入生动宣讲大会精神,让侨联干部和侨界群众深受教育鼓舞。

同频共振,建立健全宣讲体系

各基层组织因势而谋、同频共振,不断创新宣讲形式、方法与手段,将学习宣讲与群众性活动相结合,达到了丰富宣讲内容的效果。

五华区侨联、安宁市侨联、中国电建集团昆明院侨联创新“理论宣讲+文化活动”模式,借举办中秋读书会、联谊会等活动之机,广泛开展基层宣讲,在让侨胞感悟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扎实推进第十一次全国侨代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盘龙区侨联、东川区侨联、富民县侨联发动辖区街道和社区组织侨务工作者与归侨侨眷共同开展学习研讨,市侨联妇女组组织成员们坐在一起,研读致词和工作报告,畅谈昆明发展变化和幸福生活体会,为昆明侨联事业发展寻策鼓劲。

大家纷纷表示,在认真的聆听与思考中,对第十一次全国侨代会精神的理解更深刻,对“干什么”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怎么干”有了更务实的谋划,今后将继续发挥独特优势、用好自身所长,与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共同努力,在“六个春城”建设进程中展现侨界风采。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