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公共体育设施 促进我市全民健身事业可持续发展——市政协教科卫体委联合民建昆明市委助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2-01 17:08  来源:昆明市政协  ]

微信图片_20240201170551

日前,昆明市公布2024年10件惠民实事项目,其中,“丰富公共体育设施”明确一项具体的工作目标: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在寒暑假向社会试点开放,开放学校不少于30所。

这项具体措施得以列入惠民实事,得益于市政协教科卫体委联合民建昆明市委在去年提出“将向社会逐步开放学校体育场地列入2024年度10件惠民实事”的建议。

2023年10月,市政府向市政协和政协各参加单位征集2024年度惠民实事意见,市政协教科卫体委与民建昆明市委在深入开展调研后认为,与疫情发生前相比,我市居民对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调节情绪等方面的认知都有了较大提升,居民的健身意识明显增强,这有利于稳定体育和健身人口。但我市却面临体育场地的教学属性和社会健身要求不相匹配,学校体育场地使用效益不高的突出问题。一方面,我市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气候优势,市民有在室外场地健身的需求,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健身场地。例如,城市核心区的群众集中在翠湖环路慢跑道进行锻炼,但翠湖环路慢跑道人车并行,群众在锻炼过程中,还要不断吸入汽车尾气,锻炼效果适得其反;此外,由于与机动车道只有花箱进行隔离,锻炼过程中市民群众还面临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个方面,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6平方米,但纳入统计的大量体育场地,特别是学校体育场地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课余时间大量学校体育场地闲置。

市政协教科卫体委与民建昆明市委认为,体育健身已成“热潮”,如果连健身场所都没有,健身将成为一句空话。课余时间开放学校体育场地,是解决我市城市核心区体育健身场地不足的有效办法。从合法性、普惠性、兜底性、特色性和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建议将“向社会逐步开放学校体育场地列入”2024年度10件惠民实事。

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市政协教科卫体委联合民建昆明市委还提出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工作建议:一是摸清全市公办中小学校体育场地情况底数,梳理出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先试点开放,以此为基础组织其余满足条件的学校到试点学校观摩学习,继而将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地工作列入“惠民实事”项目。二是通过信息化手段与公安、卫健等部门信息库连接,制定突发事件及公共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将人员安全认证、场地资源共享和社区服务整合为一体的资源共享及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实现线上实名注册、线上预约、保险托底、后台审核、人数控制、门禁管理、报警连线等,解决教育体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管理焦虑。三是发挥财政资金和体彩公益金在完善各类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市级财政逐年安排资金用于试点学校设施改造,积极争取省级体彩公益金用于设施改造和开放后的日常维护;同时,强化保险兜底,将购买特定意外保险作为市民进入校园的必备条件,补充市民健身意外受伤的救济渠道。四是通过“互联网+体育+健身”的模式促进我市体育产业线上线下融合,整合体育协会组织、培训机构、体育志愿者等各方资源,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开展科学健身讲座、培训;推广居家健身和全民健身网络赛事活动;开展小型赛事、体育活动组织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体育服务产品配送,为市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营造全民健身氛围,带动昆明市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1月召开的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民生关切”专题界别联组协商会上,市政协教科卫体委、民建昆明市委还推选界别政协委员作了《关于将课余时间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地列入惠民实事的建议》的协商发言。

在昆明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上,经参会市人大代表票决,正式将“课余时间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地”列入我市惠民实事项目。随着该项目的推进,将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促进我市全民健身事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