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安娜 发布时间:2025-08-21 17:49 来源:昆明市政协 ]
官渡古称“窝洞”,唐宋时期已发展成滇池东北岸繁华的集镇与公共码头。经历代交流、融汇,形成了既有本地特色,又延续了江南移民饮食基因的“官渡小吃”。20世纪初叶,官渡小吃尤以凉面、凉米线、凉卷粉、凉豌豆粉闻名,背着背箩进城卖的麦粑粑(官渡粑粑)、米面粑粑销路甚广,当年昆明南城内外的小吃街玉溪街、万钟街等,都有官渡商户的店铺。
发展历程
“留焕小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创始人张樟氏,师从官渡螺蜂村一刘姓中年妇女学做小吃。张樟氏起初是挑着谷箩,按期赶小板桥街,卖凉面、凉米线、凉卷粉、凉豌豆粉。抗战期间,张樟氏起早贪黑,依旧在小板桥出街,挑担营生,逐渐形成口碑,声名初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张樟氏独子、“留焕小吃”传人张国才,从小就对自家传统美食的传承与发展非常关注。张国才先生通过科学配比,将传统技艺详细分析,将家传的官渡风味特色小吃做到规范化定性及标准化定量,并于1979年将街边贩卖改变为定点经营,在环城北路昆明工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和云南大学交叉口创建了“三家巷小吃”。
1988年,环城北路改扩建,“三家巷小吃”搬迁至官渡金刚塔旁,更名为“官渡小吃”,继续经营官渡本土小吃。
2002年,官渡小吃改善经营环境,打造“官渡第一家农家乐”,除了经营传统官渡小吃和传统名点外,还为官渡游客和周边居民提供桥牌、麻将等娱乐项目。
2006年,官渡古镇一期规划建成,官渡小吃也搬迁到官渡古镇牌坊旁。
2007年,第三代传承人张留焕,以“留焕”为名,依托官渡小吃创立了“留焕小吃”,并在2012年完成了“留焕”商标的注册,一直沿用至今。
2011年,第四代传承人安娜,从传承传统入手,探索改良官渡小吃配方,并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留焕小吃。
如今,留焕小吃以独具特色的官渡口味,在官渡小吃中独树一帜,在继承传统制作技艺、研究开发新品的同时,不断推出更适应市场、适应不同顾客口味的特色产品,使留焕小吃在官渡美食界得到稳健的传承。
主营特色
尽管滇中以汉族居多,但长期受多民族文化的影响,小吃也呈现出多样化。留焕小吃现店内产品超过20余种,还独创了特色小吃套餐16个菜品,其中最具特色的5类菜品有留焕小锅米线、豆花米线、炒饵t央、凉豌豆粉及木瓜水。
留焕小吃的小锅米线主要用铜锅制作,铜制炊具导热快,且铜离子可进入汤中,味道鲜美,还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煮米线时,在铜锅内加入排骨汤或肉汤煮沸,放入少许嫩韭菜、豌豆尖或白菜等配菜,待锅内汤水再次煮涨时放入米线,加入适量的甜酱油、咸酱油、精盐、味精、酸腌菜,再次煮沸后便可盛入碗中,再依据个人口味加辣椒、蒜泥、花椒油等佐料。微微的、恰到好处的一点酸味、鲜味、甜味和辣味,深受人们喜爱。
留焕小吃的豆花米线主要材料有米线、豆腐脑等,辅料有冬菜、味精、韭菜末等,口味香辣,后来逐渐成为小吃店中一款独具特色的品种。且因香辣爽滑,价廉物美,深受人们喜爱。
留焕小吃的豌豆粉质地细腻滑嫩,色泽姜黄,口感有豌豆的特殊芳香,是小吃套餐中的特色之一。
留焕小吃制作的木瓜水独具特色,还曾获得美食奖项。制作木瓜水的木瓜,不是当今市面上流传的美容丰乳的台湾木瓜,也不是傣族做菜的酸木瓜,而是一种昆明称为“木瓜籽”的植物果实。木瓜水的叫法也由此而来。
此外,留焕小吃还有黄金小白鱼、口袋肉、豆面汤圆、豌豆粉等美食。
荣誉称号
留焕小吃先后获得了“留焕”商标证书、“百年老字号店”,被昆明市商务局认定为“昆明老字号”,并荣获“特色美食名店”“2011云南风味食品行业”“最具投资价值十大品牌”等荣誉称号。
小吃套餐(安娜 供图)
昆明官渡古镇留焕美食店(刘建明 摄)
技艺传承
留焕小吃制作工艺的第一代传承人是张樟氏。1960年,第二代传承人张国才首次进行新菜式及配方的研发,通过科学配比,对留焕小吃部分食材、加工技艺做了改进,创新制作的小吃受到更多人欢迎,通过做实验与对比,拟定了城乡不同、年龄不同等各种人群钟爱的配方指标,将小吃做到规范化定性及标准化定量。第三代传承人张留焕,从制作留焕小吃技艺、品牌发展等3个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一是传统甜品制作技艺的挖掘与开发。留焕小吃的甜品,在改良官渡风味特色小吃甜品的基础上,恢复了甜白酒(醪糟)、木瓜水、米凉虾、四喜汤圆等传统甜品,而且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二是煮品烹饪。从选材、火候、时间、佐料等,张留焕都有一个成熟的操作与拿捏。三是特色套餐配方,该配方成为张留焕独特的一项技能。也成为留焕小吃独到的风格之一。
名号故事
说到米线,云南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看不见的战线,打不尽的毛线,吃不完的米线。”这是昆明20世纪80年代人人皆知的民谣。《看不见的战线》是一部从朝鲜进口的电影。80年代初,人们的文化生活还比较单调,因此,如此的“进口大片”就被反反复复看了N遍。“打不尽的毛线”更是昆明80年代的生活场景写真之一。不管年轻或是年老的女同胞,春夏秋冬,不分昼夜地织毛衣,借此消磨悠闲时光或为亲人、恋人、朋友展示自己的心灵手巧。米线和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可见云南人对米线的痴迷程度非同一般。
在这个快速营销的时代,人们不再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销售理念,人人都在说品牌的时代,张留焕用做文化的理念经营的这家小吃店得到了食客的美誉,也让留焕小吃成为昆明人耳熟能详的小吃店。
民以食为天,匆匆往来的过客让官渡开启了就地取材制造美食的黄金时代,特别是那些方便快捷的小吃更是招人眼球。留焕小吃可以说是官渡古镇各色美味小吃的大本营、总装车间或美食博物馆,因为它的品种实在太多。这些美食,都在世代传承和优化创新中弥久历新,远远地散发着诱人的喷香。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