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老字号】陈记老燕风味凉卷粉:舌尖美味代代相传

[ 作者:陈飞  发布时间:2025-09-04 16:29  来源:昆明市政协  ]

石林,阿诗玛的故乡,它是大山的宠儿,在群山怀抱中酝酿出众多美味食材,奶香浓郁的乳饼、人见人爱的石林卤腐、入味三分的圭山腊肉、回味无穷的卤马肉、越陈越香的板桥镇陈记老燕风味凉卷粉,这些让人唇齿留香的美食无不蕴含着石林人的情与美、爱与礼,成为承载石林地域文化的密码。

一个味道从起源到回味悠长是繁琐而漫长的,在悠悠的光阴里,陈记老燕风味凉卷粉几代人的创业、传承、守望,让味蕾在时光的岁月中不断夯实。


发展历程


1962年,年过六旬的老大妈陈马氏在石林县鹿阜镇板桥马街创建了以制作、经营凉粉为主的陈记老燕风味凉卷粉店,这位老人不曾想到她坚守的这一份美味、这一个品牌在半个多世纪后成为一个人人称赞并口口相传的老字号。

60年后的今天,当陈记老燕风味凉卷粉这门手艺传至第三代传承人陈云伟手中时,陈记老燕风味凉卷粉俨然成为一个美食符号。在顾客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下,陈记老燕风味凉卷粉不断发展和进步,先后在石林、嵩明、寻甸开设分店及优秀加盟店共计20余家。

图片1

摄于1962年,板桥老燕凉卷粉创始人陈马氏(陈飞 供图)


品牌特质

企业的品牌化发展并没有让经营者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而是更加重视原材料的把关、制作流程的标准化、配送的规范化等工序和过程,一直秉持让食客从舌尖吃上心尖的经营理念。第三代掌门人陈云伟为了能把从母亲手中接过的接力棒握好拿稳,近40年的时光基本都留给了小吃店。岁月让一位毛头小伙成为如今沉稳老练的大伯,就因为守护这份责任,40年间他每天都操心着小吃的味道够不够、加工过程是不是精益求精、销路够不够广。如今,陈记老燕风味凉卷粉店已经走出了石林,在昆明多地有了连锁店,生意蒸蒸日上。


荣誉称号

如今,陈记老燕风味凉卷粉成为云南省烹饪协会团体会员,先后获得了诸多荣誉

图片2

“老燕凉卷粉”牌匾(陈飞 供图)

2013年,获评云南名小吃。

2017年,被昆明市商务局认定为“昆明老字号”。

2021年,获评“消费者满意示范店”“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店”。2022年,获评“榜样云南示范店”“放心消费在昆明承诺单位”。

图片3

卷粉加工用具(陈飞 供图)


名号故事

走进板桥镇,你会发现这仿佛是被时光淡化的乡镇,它端坐在时光之外,每一寸光阴在这里流淌的速度似乎都比别处要慢得多。板桥,以凉卷粉这种特殊的美味让人们记住了这座小镇和有关它的一切。

在这里,马车随处可见,马的温顺和赶车人无意挥鞭的懒散相得益彰。田野里,远远望去一片生机勃勃,地上生长的蓬勃和地下种子窜出地表的呐喊,仿佛要举行一场盛大的田园盛会。在大城市里,人们为生活奔波劳顿,谈工作、谈生意,快得令人窒息。然而板桥太慢,从一位又一位穿着凉拖鞋到陈记老燕风味凉卷粉店吃小吃的客人,从一碗又一碗的凉卷粉、凉米线、凉面、凉豌豆粉中,时光就此变慢。喧嚣的世界都在外面,与板桥无关。这让我想到经营这家小吃店几代人的持之以恒,他们把凉卷粉蕴含的本土饮食文化已然融进了板桥马街老巷子的弯弯绕绕、老街子的熙熙攘攘、老房子的鳞次栉比里,把一种小吃与这个小镇拖入慢时光,陷入黏稠不动的状态里。

石林板桥老燕的米线、面条、卷粉、豌豆粉可以随便掺。味道有两种,酸辣和酸甜辣,看个人口味调味。佐料里还可加满满的一勺花生酱。注意不要太晚来,来晚了就卖完了,这就是陈记老燕风味凉卷粉的真实写照。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