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11 17:57 来源:昆明市政协 ]
会员工龄、专业特长一目了然,履职成绩、活动参与实时更新,基层组织工作成效用一张“雷达图”就能清晰呈现。在深入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过程中,民建昆明市委会认真贯彻落实民建中央和云南省委相关工作部署,将树立良好组织形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直面传统会员管理模式中信息分散、效能不高、依赖经验等痛点,积极探索组织治理现代化转型,通过构建一套数据驱动型管理体系,有效解决了会员信息分散、考核评价凭印象等老问题,实现从“凭经验”到“靠数据”的管理变革,推动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和管理效能的提升。这是在深入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中,民建昆明市委会交出的一份靓丽答卷。
一、 打破数据壁垒,明确建设方向
传统模式下,会员基本信息、履职情况、活动参与等数据分散存储于不同介质和部门,标准不一、整合困难,难以支持全局性分析和有效运用。同时,考核评价目标设定不够科学,缺乏系统性和客观性,“人情分”现象影响了绩效管理的公正性与有效性。
为此,民建昆明市委会主委杨蔚玲明确提出,必须从顶层设计和管理理念革新入手,构建一套真正“跑得通”的数据信息系统,通过量化评价和系统联动,打通数据壁垒,为科学决策和精准管理奠定基础。
二、 构建智能化系统,为会员精准“画像”
新体系以数字化平台为核心,彻底打破了信息孤岛,实现了会员全生命周期数据的集中统一、标准化管理。系统实现会员信息“一键抓取”与动态更新,整合基础信息、职务变动、获奖情况、活动参与、参政议政等多类数据,数据的自动采集与实时更新,极大减轻了填报负担,也显著提升了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性。系统支持从年龄、行业、专业特长、履职情况等多维度进行筛选统计和可视化展示,为会员精准“画像”和组织结构分析提供了清晰、全面的视图,实现了会员管理从被动记录到主动分析的转变。
系统还实现了自动追踪、统计和量化会员的履职行为,如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参加政治协商、参与社会服务、组织和参加会务活动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生成个人的履职“成绩单”,直接反映会员对民建的贡献度,让每位会员发挥的作用都能被组织看到;另一个方面,组织也能通过会员“画像”,精准识别和发现会员潜能,为民建的代表性人士、骨干的发现、培养与推荐工作提供了客观、可靠的数据支撑。
三、 “雷达图”评估体系,让绩效管理科学透明
针对以往考核评价系统性不足、“人情分”难以杜绝等问题,民建昆明市委会创新构建了“基层组织10个维度”和“会员个人6个维度”的雷达图评估模型。该体系将思想教育、组织发展、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重点工作转化为可量化指标,自动生成履职“成绩单”,并通过公开晾晒雷达图对比和会员排名,实现绩效权重从“单一静态”到“全平台动态联动”的升级。
这一机制有效发挥了“指挥棒”作用,使绩效评估从经验判断走向数据驱动。各处室、专委会更加注重对基层组织的目标设定和过程管理,在评价中坚守公正原则,营造了公平、透明、可比的工作氛围,激励广大会员和基层组织良性竞争,主动提升履职积极性。
管理效能得到有效提升,机关干部和会员们的获得感也更强了。市委会一名处室负责同志表示,“过去年底评优总要反复平衡,现在系统自动生成排名和雷达图,谁做得好、哪里做得好,一目了然,我们的工作好做多了,大家也更服气。”
四、 “数据屏”实时跟踪,构建管理闭环
民建昆明市委会充分借助数字看板“数据屏”,实现对市委会整体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的快速拆解、责任落实与实时跟踪。系统动态监控“十好基层组织”目标完成情况,利用雷达图及时发现问题与短板,从而从顶层设计出发调整引导目标、优化资源配置,并将新任务精准分解至基层组织,形成“规划-执行-监测-优化”的高效管理闭环。
例如,系统试运行期间,数据看板显示部分基层组织新会员参与活动比例偏低。市委会据此在“会员活动及参会率”维度中,针对性增设“新会员参与基层组织活动比例”指标,引导基层通过开展有吸引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强化新会员入会教育,增强会员对民建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为他们快速融入组织、发挥作用奠定基础。
通过数据驱动型管理体系建设,民建昆明市委会不仅实现了会员信息和绩效管理的系统整合,更推动了治理模式与工作方式的深刻变革。会员管理更加科学有效,组织建设更加精准有序,履职动力更加持续有力。该实践为破解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普遍存在的会员动态难掌握、履职评价难量化、组织建设难精准等问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昆明方案”,为新时代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探索了新的路径。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春融街1号市级行政中心10号楼 电话:0871-68242358 传真:0871-68242569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明市委员会办公室 网站备案号:滇ICP备13000513号-1 网站地图